返回第十章(第4/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神支柱,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姐姐不知从哪里搞到的,每当自己有委屈总是姐姐开导教育自己,这个姐姐在她心里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的角色。

    陶杏生耳边传来了姐姐的声音:“杏妹,这学期你考了第一,姐姐为你骄傲。”

    陶杏生有些不好意思:“这算什么,姐姐年年都是第一名,长沙日报还多次刊登姐姐事迹呢。”

    “杏妹,你的进步这么大,爸爸妈妈要是知道了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子。可惜,我们姐妹离得这么远,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这些该死的日本鬼子,我恨死他们了,恨不得剥它们的皮,吃他们的肉!”

    “杏妹,我们要把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变为同他们斗争的力量,积极参加到抗日斗争中去。”

    在姐姐的影响下,陶杏生参加了抗日宣传队。每天下课,陶杏生就和同学们一道走出学校演唱抗日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c《打回老家去》c《到敌人后方去》c《不会亡》在辰溪的大街小巷四处回响。

    陶蒲生还亲自带领抗日宣传队编排了话报剧《放下你的鞭子》c《长城内外》c大型话剧《古城怒吼》。为了扩大影响,陶蒲生组织了一场大型慰问抗日伤兵演出。演出的地点就在县医院前的空地,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由于作了充分的宣传,演出那天,舞台前除了伤兵c从前线下来的士兵c辰溪大中小学的,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百姓。

    演出开始后,陶杏生身着白色对襟短褂c蓝色裙子,脚穿白布袜子c黑布鞋,英姿飒爽地走到台前。她皱着眉头,目光饱含深情地朗诵道:“你们正为了我们老百姓,为着千百万妇女儿童,受了伤,躺在这病院的床上,帝国主义为了逃脱深刻的恐慌,他们是这样的疯狂,听吧,飞机还在不断地丢,大炮还在隆隆地响,流出我们最后一滴血,守住我们的家乡。”

    考入文艺中学,周太暄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同时他也在同学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很快一个人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人叫成治平。此人年长周太暄几岁,已成家,他穿着破烂,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特别擅长数学。周太暄认为,一个出身贫苦且奋发图强的人必然心怀大志,他开始有意接近成治平。

    一日晚饭后,周太暄来到教室,见只有成治平一人埋头学习,便走过去在成治平身旁坐下。周太暄笑道:“治平同学总是这么刻苦好学。”

    “我不比太暄聪明,只得笨鸟先飞。”成志平有些木衲地笑着。

    “哪里的话,治平同学的数学如此优秀,我还要向你学习呢。”

    “哪里,哪里,对于太暄同学我早有耳闻,你不仅学识渊博,还是本地青年之领袖人物。愚兄佩服!”

    “哦,有人向你提起过我?”

    “是呀,我们成氏家族有几个后生也在湘云武馆练武,他们对太暄同学很是佩服呢!我若不是因为家里事情多,也曾想去湘云武馆练武。”

    二人越唠越近,越唠越投机,从练武强身渐渐地谈到国家大事,他们二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那天他们一直谈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

    经过一段接触,周太暄把成治平列入发展对象,他把《新青年》借给成治平,想借此试试成治平的政治态度。

    几日后,周太暄问成治平:“那本书读了吗?”

    “正在读。李大钊先生那篇《庶民的胜利》很让我震撼。”

    “为何感到震撼?”

    “李大钊先生说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还说将来的社会是有工作大家做,有饭大家吃,不劳动就没有饭吃的社会。如果将来的社会果真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那我们今天的社会岂不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一个要被推翻的社会?”

    周太暄反问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