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第3/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来西医,李淑媛颇为担心,她趁周华轩出来端开水,小声问:“华轩,怎么没请沈郎中?”

    沈郎中是老中医,在本县号称“神郎中”。

    华轩认真地说:“婶婶,放心吧!周明清留学日本,医术很高,收费又低。”

    李淑媛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周古稀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脓血粘在身上,周明清用温水为周古稀擦拭,慢慢地将结了壳的衣裤从周古稀身上剥下来,然后用药棉擦拭身体消毒。他把不知名的药膏涂在周古稀身上,最后用白纱布把周古稀浑身上下包扎起来。

    处理完毕,周华轩陪着周明清从屋里走出来。

    李淑媛神情焦急地迎上去:“大夫,我丈夫他怎么样?”

    “情况不是很好,他受了内伤。我给你留些药,你按时给他服用,用法写在里面了。”周明清叹了口气,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纸盒递给李淑媛,“过些日子我会再来给他换药。”

    送走大夫,周华轩又返回来。

    “婶婶,大夫说叔叔伤得很重。他现在用药控制叔叔肺出血,不过很难彻底治愈,说不定什么时候复发。”

    “复发会怎样?”李淑媛紧张地问。

    “可能会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

    李淑媛听罢泪水又涌了出来。

    周华轩从长衫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李淑媛,“婶婶,这里有二十块大洋,您先用着。”

    李淑媛将布包推回去,“华轩,看大夫的钱还没还给你,怎么能再要你的钱。”

    “婶婶,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叔叔也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受的伤。”

    李淑媛抽泣着接下了小布包。

    经过周明清的治疗和李淑媛的精心护理,三个月后周古稀可以下地走路了。为了解决周古稀一家的生计,周华轩在县税务局给周古稀找了份传达工的工作,周古稀除了做传达,还负责清扫办公室。

    1928年,周古稀48岁,他面容清癯一头白发,显得比58岁还要老。原来就不愿说话的他,现在就更没话了。他烟抽得越发厉害,好像那根烟袋锅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依旧是咳嗽,不时地吐血,传达室桌子下面有一个瓷缸子,他吐出的血都吐在瓷缸子里。在小橱柜里有一个可以装五斤酒的酒瓶子,他在瓶子里泡了很多中药,都是些养肺止血的药,每天午饭时都要喝上几口。

    大儿子周太暄几乎每天到传达室看望父亲周古稀。周太暄已经满七岁了,这孩子异常聪明懂事,还喜欢读书。税务局里许多职员喜欢周太暄,知道这孩子喜欢书,特地从家里带来《三国演义》c《西游记》c《封神榜》等书籍给他。传达室成了周太暄的图书馆,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有些靠猜,猜不到的就问父亲。周古稀闲下来的时候点上一袋烟,欣慰地看着沉迷于书中的儿子。如果没有人打扰,这爷俩就像两尊雕塑,一个捧着书读,一个看着儿子不停地咂吧着烟袋锅。到中午了,周古稀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热好摆在桌子上,再倒一杯药酒。喝酒前,他用筷子蘸一点药酒放到儿子口中,然后含笑看着儿子被酒辣得直皱眉头。

    一日傍晚,周古稀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晚饭,忽听得有人敲门。周古稀放下碗筷前去开门,来人是县师范学校的先生钟杰和书店老板文胖子。周古稀神情神秘地把二人带到卧室,然后把房门紧紧地关上。三个人在房里待了半个时辰,钟杰和文胖子匆匆离去,周古稀挑起货郎担就往门外走。

    李淑媛望着丈夫担忧地说:“古稀,你的身子还没好彻底,还是不要出去的好!”

    周古稀闷声闷气地说了声:“知道了。”就走出门去。

    李淑媛望着丈夫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个月,钟杰和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