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2/4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快就驾鹤归西,周碧村走后他的大老婆俞氏把兰珠和周古稀赶到下人住的房子,大约在周古稀六岁那年,他的刘兰珠暴病身亡,接着周古稀被赶出家门。

    周古稀的大哥周福田已经分家另过,看周古稀年幼可怜,便把周古稀领回家。周福田的老婆马氏非常不满,责怪周福田多管闲事,死活不答应周古稀住在家里。周福田无奈,只得让周古稀和下人住,每天放牛放羊。

    周古稀十七岁那年离开大哥家,他颠沛流离四处打零工度日,最后在岳州铁路当了一名筑路工人。铁路修成后,周古稀又失业,他只得重返故乡。

    回到家乡时周古稀已经身无分文,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花楼镇从东到西一遍遍地走着,期间因饥渴难耐偷了路边人家的两根黄瓜解渴充饥,一直犹豫到黄昏,万般无奈的周古稀敲响了大哥周福田的大门。

    开门的下人看到破衣烂衫的周古稀问:“你找谁?”

    周古稀陪着笑脸:“请通报一下你家老爷,就说周古稀来了。”

    下人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周古稀,最后没好气地说:“你等着。”说罢关上大门进去。

    等了好久嫂子马氏出来了,她用鄙夷的目光打量着周古稀说:“你怎么又来了?”

    周古稀讨好嫂子鞠躬道福:“嫂夫人好,弟前些年在岳州修铁路,如今铁路修完,无处可去,希望哥哥嫂嫂能容小弟在贵府落个脚,待小弟找到去处即刻搬出。”

    马氏阴阳怪气地说:“你哥哥不在,家里只有我一个妇道人家,你一个大男人住进来不太方便吧。”

    周古稀愣住了,马氏随即关上了大门。

    在大哥家吃了闭门羹,周古稀又去投奔姐姐,在姐姐家周古稀又吃了闭门羹。那一夜,周古稀返回大哥家,在屋檐下捱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周福田出门,看见缩在自己屋檐下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弟,心生恻隐,他带周古稀到镇上吃了顿饱饭,然后把周古稀带到自己开的绸缎庄,安排他做了个店员。

    周古稀在大哥的绸缎庄干了两年,他聪明能干,大哥也有意栽培,两年过去,周古稀对于做买卖已经心中有数。他用自己两年的积蓄从大哥那里进了点布,又办置了以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自己挑着货郎担游走于县城和各个乡镇开始了他货郎生涯。

    周古稀很快成了这个县里妇孺皆知的名人,主要原因是他的父亲周碧村的名气,本县风水宝地上那块“皇诰奉政大夫,周碧村”的巨大墓碑是全县引以为荣的标志,人们对于这个落魄子弟怀有特别的同情心,在生意上格外照顾他;另外也是因为周古稀为人忠厚老实,买卖公平,服务周到,乡亲们也愿意买周古稀的货。这样干了三年,周古稀攒下了一点钱。

    一日周古稀来到汤耀祖家卖货,汤耀祖的老婆取了些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不好意思地说:“周老板,家里实在没钱,可否记在账上,待有钱时一定还?”

    周古稀一边吸着烟袋一边和颜悦色地说:“老嫂子,莫要客气,有什么家里需要的尽管取了用。”

    汤耀祖的老婆再三感谢,取了所需回屋。

    周古稀把烟袋在鞋底磕了磕,挑起货郎就要走。这时汤耀祖从屋里出来:“周老弟慢走。”

    周古稀放下扁担:“汤老爷有事?”

    汤耀祖示意周古稀进门:“周老弟请借一步说话。”

    周古稀挑担进门,把货郎担放在院子里,随汤耀祖走进堂屋,在八仙桌旁坐下来。汤耀祖老婆在桌上摆上茶水后退下。周古稀喝了口茶,又点上烟袋默默地吸了两口。

    汤耀祖说:“周老弟,为兄有一事相求?”

    周古稀:“汤兄莫客气,有事尽管讲。

    汤耀祖叹了口气:“说来难为情,愚兄眼下已经身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