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用水清洗。二人刚走到门前,宋大山牵过两匹马将来拴在屋旁的树子上,“娘我回来了。”
老妇人正是宋大山的娘,和氏,听见儿子喊,抬起头来,看见王石站在门口,旁边还有两匹大马。疑惑的问道“公子这是。”
宋大山把马拴好,走过来回答道“娘,这位公子是过路的客人,看这会儿天晚了,想在家里住一宿,明天就走。”
和氏道“家里房子窄,小山子你去把木板拿到堂屋,打个地铺,让客人在你床上睡一宿。我这就去做饭,一会把地铺打好了,去屋后割些青草,把马喂喂。来公子快请坐。”和氏把王石招呼进堂屋的椅子上坐下,就去厨房做饭去了。右手边卧室里传出几声咳嗽声,接着一个中年男子在屋里问道“小山子,快去给客人倒茶,别怠慢了客人。”说话这人就是宋大山的父亲宋石匠,本名叫做宋清,大伙都叫他宋石匠,宋石匠在屋里听见外面说话,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想走起来招呼,奈何双脚无法动弹,只得做罢。
不一会儿,宋大山把地铺打好了,出门去割了青草,将草来喂过了马,从马背上把包袱解下来,拿进屋里递给王石,王石把包袱顺手放在床头上,在堂屋坐了一会,觉得无聊走到门口,看了会儿山上景色,太阳渐渐落下了山,飞鸟投林,狐兔归洞。正看不尽夕阳美景,和氏端了一碗米饭,一碗青菜,一碗野兔肉,一碟子炒鸡蛋。把来放在堂屋的桌子上,摆上筷子,口里吩咐道“小山子,快去叫客人来吃饭。”
王石听得,自己就走了进来,宋大山走过来说道“吃饭”
王石躬身抱拳道“叨扰了”
端起碗便吃,吃了几口,看见宋大山坐在门口,停箸道“你们也来吃啊,快过来一起吃。”
宋大山摆手道“这是专门给你做的,我们等你吃过了再吃。”
王石心里更狐疑了“不会是这饭菜里下了蒙汗药吧。转念又一想,这一家子看着也挺本份,不像能干出这些歹事的人”,还是壮着胆子把饭菜吃了个精光。觉得这野兔肉味道还不错,因该是用柏叶熏制过,吃起来香味四溢。回味悠长。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心里思量能再来一碗也吃的下。嘴里不好说得。起身进卧室去了。
和氏见王石吃完了饭便过来把碗筷收过,然后吩咐儿子去厨房舀饭吃,又舀了一碗端进东头的卧室里,把宋石匠从床上扶坐起来,将碗递给他。
王石听见外面说吃饭,便心里好奇,“为什么他们不和我一起吃,要单独吃,却是吃的什么好东西,我去看一看。”信步从屋里出来,只见宋大山端着碗坐在堂屋门口正在吃,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碗红薯,接着走到厨房去看,灶上的锅里还有半碗红薯。和氏自在宋石匠屋里伏侍。
王石看了以后心里说不出的一种滋味,只觉得心中酸酸的。眼眶有些湿润。被这一家淳朴善良的心,深深的打动,从老妈妈和氏的身上,隐隐看到了自己母亲的缩影,回想起母亲敦敦教诲,瞬间暖了心房,湿了眼眶。正用衣袖拭泪。坐在一旁木凳上,吃着红薯的宋大山问道“你怎么了”
王石道“刚才被风吹的迷了眼睛,有几颗沙飞进去了。”
宋大山一脸茫然“这会也没吹风啊,我一直在门口呢。怎么没见着。”
王石没回答独自回房,早早休息,晚上子时起来运功的时候,听见外边山林里夜鸟鸣啼,声音悠扬回荡在山谷中,四周寂静极了,运完了功复又睡下。第二天早上起来,和氏早早的去厨房煮了几个鸡蛋,让宋大山端进来。王石吃了,从屋里提了包袱出来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吃鸡蛋,却只给我吃。”
和氏道“这些鸡蛋是自己家几只老母鸡下的,平时舍不得吃,拿去集市上换点钱,买些油盐。我们家老头子自从把脚伤了以后,这日子就更。”和氏说道这里停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