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最后的繁荣(第3/4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的统治者首先享受到了实惠,很满意。而那些国家的民众,日子能过得去,也比较满意。

    在各种各样的建设项目中,中华民国与那些附属国、傀儡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发达。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到了7500亿元炎黄币。这个增长速度只能让欧美各国叹为观止了。

    而且中华民国所控制的附属国及傀儡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华民国还要快。因为中华民国经过近七年的经济繁荣。很多能建设的东西都建设得差不多了,资本输出再现热潮。

    当大量的施工机械等先进生产力调集到那些附属国、傀儡国境内建设,其经济自然暴增,很多国家在中华民国的资本输出之下,经济总量年增长甚至是超过了50%以上。

    欧美经济学家已经在预测,中华民国的经济还能支撑几年的问题了,此时中华民国经过多年的繁荣,经济泡沫已经很大了。

    但是这样的泡沫经济,真的会破灭吗?

    繁荣七年过后,很多产业已经不赚钱了,因为产家太多了,竞争很激烈,那些财团放弃的阵地上,民资厮杀得非常惨烈。

    民资现在原本投资的产业上赚不了钱,那么则会继续贷款,然后将钱投入到其他有回报的领域上去。

    例如投资那些附属国的经济。还有此时财团已经将旗下控股的垄断企业的股份开始售卖了,顿时吸引了一大片的资金进入。

    财团把钱贷款出去,接着又通过卖股票的方式赚回来,也就把市场上的资金吸纳回来了。

    相当于玩来玩去,市场上实际上增加的钱并不多。但是资金流通速度很快。

    经济能繁荣几年,这不是那些专家们可以预测的,而是中华民国的财团想什么时候让泡沫破灭。

    最后三年,到1929年,就将经济泡沫打破。这是财团的核心策略,繁荣的经济还可以持续三年时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华民国很多省份发展不均衡,很多人口才刚刚进如城市,房子车子都还没有买呢!

    当前中华民国的市场并未饱和,因为商品在更新换代,如汽车又推出了一款新设计的豪华汽车,之前的汽车则逐一降低档次。如之前的豪华轿车,降低为高档轿车,高档轿车降低为中档,中档较低为普通,普通降低为低档。

    电器也进行了升级换代。

    中华民国迅速就进入了全民汽车时代,最便宜的汽车,价格下降到了两百六十元,只需要几个月的工钱就能买了。

    1926年,中华民国的家庭汽车总量已经突破了九千万辆了,平均1.5个家庭当中,就有一辆家庭汽车。

    这时候中华民国将建设目标一方面放在强化内部,一方面又大规模的在那些附属国投资,拉动了新的市场。

    那些附属国成为了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之一,而在那些附属国,股票市场则要比中华民国要狂热得多。

    很多附属国的商人也办了工厂,但看到股票赚钱,很多直接把工厂卖了然后买股票,而中华民国的商人则不同,很多商人分得清本末,只是把手上盈余的钱拿去买股票。

    以此时的经济形势,泡沫经济要再支撑三年非常轻松。

    三年后,我们中华民国的民用市场基本上也就饱和了,而附属国的投资虽然没有完成,但并不需要那些附属国如同中华民国一样先进,只需要他们能够提高中华民国的战争潜力就行了。

    至于提高那些附属国民众的生活水平,随便搞一搞,比那些落后国家更好就行了,不需要达到中华民国的程度。

    世界海军军备竞赛,在亚洲的建设狂潮中持续进行。欧美虽然在工业上也在追赶,但是西方人好吃懒做,要求少劳多得的性格,禁锢了他们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欧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