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1章 气到快吐血的大正倭王(第4/5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意志力却是开始下降的。

    中华民国的士兵。也逐渐对先进的军事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军方对此有一定的忧虑,如果物质腐蚀掉了下一代,也许日后中华民国的士兵。很可能成为少爷兵。

    但江渝对此还是看得比较明白的,传统靠意志力来进行的战争,在大工业时代面前,竞争力已经下降了。

    物质的发展潜力更加强大,一颗核弹就能杀死几十万人。而意志力呢?一个念头能杀死几十万人吗?

    但是意志力却是军队素质的体现。一群意志薄弱的军队,是绝对无法适应艰苦的作战环境的。也打不出勇猛的气势。

    所以江渝只能尽可能的通过学校教育来保持青少年的意志力,而他们未进入社会前,也正是参军的年纪。

    传统的作战模式,比较简单粗暴,成本是比较低,但伤亡率比较高。所以中华民国没办法使用红色毛熊那种模式,中华民国只能走德国那种军事模式。

    德国的军事模式是比较精密的模式,靠的是娴熟的单兵作战技能、高素质的军官指挥作战,以及强大的装甲单位。

    越简单的东西越有竞争力,越精密的东西越经不起折腾。

    二战中,这种道理在德国和毛熊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德国的工业被炸上几遍之后,德军就迅速呈现出败局了。当德军精锐士兵、军官都拼得差不多的时候,德军也就完蛋了。但是,德军那种精密化的战争模式,在前期却是能够爆发出极为强大的战斗力,能迅速的击垮敌人。

    红色毛熊的战法比较简单、粗暴,一开始被打得节节败退,但是后期却打出了气势,一路高歌猛进。苏联的模式即是人海战术、大炮兵主义。靠人海,以及大量爆技术含量不高的炮兵来打败敌人。

    美国也是施行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战术,那就是对敌人粗暴的倾泻炸弹、炮弹、子弹,靠庞大的工业来击败敌人,越打到后面竞争力也是很强大的。

    中华民国当前却可以选择两种模式,即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相结合。

    即组建德国那种精密模式的闪电战部队,又可以组建美国那种靠炸弹、弹药堆死敌人的模式。

    两者并不冲突。

    即常备部队是闪电战模式,而全面战争爆发后动员的普通步兵,则组建成美国模式的陆军。

    闪电战模式,也可以用强大的工业来配合,向敌人倾泻大量的弹药。

    这样一来,战争一开始的爆发力比较强,而持久能力也很强大。

    定下了模式之后。中华民国的军事发展路线就很清晰了。在军队素质与军事技术、工业规模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尽管有一定的矛盾性,但可以依靠学校教育及军事训练两个方面尽量克服,能克服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不像美国那样,把劳动力全部都投入到经济发展当中,从而忽视军队素质的提升。

    美国那种模式,也就适合后面跳出来摘桃子。

    因为美国的前期爆发力很烂,不到敌人消耗到一定程度,他们的士兵是打不了仗的。等于说完全依靠美国那种模式,战争初期是啃不了硬骨头的。

    美国有大西洋、太平洋做屏障。自然能那么玩。中华民国在世界岛上,与美国的国情又不一样,很多时候得这个各附属国的大哥挑大梁。如果自己啃不下硬骨头的话,那就完蛋了。

    美国有英法做炮灰,中国却是只能先自己打,然后再让小弟们把炮灰送上战场,那些小弟们是挑不起大梁的。

    ……

    日本政府这一年也开始商议你建立陆军的问题。因为老大有需要,需要一大堆的炮灰到前线打仗。

    中华民国要日本组建一支100万兵力的巷战部队,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