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第4/5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

    中国的纺织机械用的是第二次工业的技术,是用电的。而此时的英国和美国,都还是用第一次工业的产物蒸汽机作为动力,动力传输很不稳定,首先质量上不如中国的纺织品,效率上也不行。

    而且中国的纺织机械是非常先进的第二次工业技术,和其他国家的第二代工业所诞生的纺织厂相比,效率依旧要高出50以上。

    如果和用蒸汽机的纺织厂相比,效率起码是两倍以上。

    随着中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机械也越造越大,一个劳动力的纺织效率也不断提高。

    一个工人所能操作的纱锭的数量越来越多,转速也越来越快,中国纺织业生产效率还在不断的提高。

    在国内,纺织业已被江渝的财团全面垄断,这个行业已不是民间资本所能挤进去的了,就算是当前的纺织品价格高涨,使用传统纺织手段也有盈利,但是棉花供应被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因此只有一些民间纺织厂零星存在,等欧战结束之后,这些纺织厂的命运将是倒闭。

    出口到国际市场的纺织品当中大部分都是中国的纺织品,中国纺织品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占领国际纺织品市场。

    在这个年代,传统的纺织业依旧在工业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美国有钢铁,中国有纺织品。

    在美国钢铁横行的时候,中国的纺织品也在横行。

    中国除了在钢铁产量上比美国少之外,其他的产业大多因为人口和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原因,迅速超过了美国。

    特别是随着中国打通西部的贸易路线,中国将出口给协约国的军火从西北运入中亚细亚,然后运到伊朗港口,再又英国商船装船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抵达法国港口。

    这一路线大大缩短了贸易距离。

    而此时的大西洋,已经被德国潜艇变成了死亡之海,在德国展开无限制潜艇战之后,英国商船在大西洋上损失极为惨重,六个月内就沉没了400万吨商船,大大小小船只被击沉1200余艘。

    在这样的死亡威胁下,英法开始考虑加大从中国的物资进口。

    随着中国能将货物运到伊朗沿海,从中国进口的速度反而比美国更快了,中国为了对欧洲出口,正在热火朝天的抢修铁路。

    大量俄国难民、日本俘虏在中亚细亚地区日夜轮班的埋头苦干,铁路线被分成五六段一同建设。

    修铁路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来。

    同样也有很多中国工人在现场,不过他们拿的工资显然是最高的,并不是哪个工人都愿意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修铁路,所以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是5元炎黄币,相当于10块银元。

    在这样的分段、日夜赶工的抢修之下,从西北同往伊朗沿海港口的铁路仅仅用了六个月就竣工了。

    与此同时,中缅铁路也正在抢修之中。

    中缅铁路的抢修出了点问题,那就是缅甸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疾病、传染病多发,好在中国的医疗水平不低,药品更是不缺,这才解决了这些问题,没有发生像法国人修中越铁路时死了二十多万人的惨剧。

    中缅铁路直到16年上半年才修通,工程花费比西北修到伊朗的那条铁路还要高出两倍。

    随着西北铁路修到了伊朗,西南铁路修到了缅甸,中国的对欧出口变得非常方便起来,同时中国与俄国接壤,俄国的订单几乎都被中国所包揽。

    通过对协约国的出口,中国随后也获得了中东地区的石油勘探权,英国用极为低廉的价格,把阿富汗、伊朗的石油勘探权让给了中国。

    此时的伊朗并未被英国彻底占领,只是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过中国要想进入伊朗,还是得英国和俄国的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