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要发扬光大,必须与儒家精神相结合,信徒不再是为了清静无为c与世无争而信道教,更不是为了追求“得道成仙”和学习“交通鬼神”的巫术信道,而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重明共生教义,以庄子《南华经》重塑自由自然精神,变“神仙信仰”为“共生信仰”,以“长生c自由c自然c共生”为教义,鼓励积善行德,爱护自然,对人诚信c孝顺父母,追求心灵上的旷达,以争取今世长寿,而后追求精神永存后世,如此灵与肉共生,今生与后世共存,人与众共生,人与万物共生。
这样一来,道教“和会儒释”,以珍爱生命c养生c长寿c共生为终极愿景,兼信仰c哲学而有之,与科学互为补充。
具体而言,信徒在曰常生活中做到敬天地c礼神明c爱国忠事c敦品崇礼,孝父母c重师尊c信朋友c和乡邻c改恶向善,讲五伦八德,尊四维纲常之古礼,洗心涤虑,恢复本姓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便可达到修行长生的目的。
为了配合道家的宣传,南华政斧将帮助兴建道观。道观落成后,即向公众开放,道人将在其中举办“国学班”c“国术班”c“国艺班”之类的文化讲习活动,宣传道家之真谛。
信徒捐献的钱,将投入社会服务事业c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设立养老院c育幼院c医院c诊所c图书馆c康乐中心,创办文教基金会,奖助贫困学生,组织救灾捐款等。如此一来,受到恩惠的人越多,信仰道教的人就越多,不再是那种空泛的信仰。
南华政斧之所以煞费苦心要对道家进行改革,在于安毅深深地知道,后世经历了若干运动的国人,已经失去了信仰,精神极度空虚。想想,当时就连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需要基督教来填补人们信仰上的空虚,劝人为善,南华为什么不改良一下道教,让国人对天地神明有一种畏惧,规范自身行为呢?
因此,南华所统治的地方,对道教都一律开绿灯。当然,南华的宗教政策非常严格,宗教和政权c军队是绝对剥离的,任何想打破这个禁忌的想法都是无法容忍,安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昨夜和劳守道攀谈许久,最后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印度境内大力普及道教,取代桎梏人思想的印度教。
如果印度人不愿意改变其信仰,与其在治下闹得不可开交,不如索姓将来在印度半岛中南部地区,单独成立几个国家,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分开建国,南华控制区的信教人群全部迁移到这些新国家中,这样隔阂就不存在,至少可以保持数十年的长治久安。
就在众人为万寿宫分院选址展开讨论的时候,林耀东快步登上山岭,凑在安毅耳边低语几句。
中央警卫局下属有一个情报部门,主要是确保领导人出行线路上的安全问题。此前警卫局便与道门有过合作,此次要在孟买建设万寿宫的分院,林耀东也跟来了,以确定下一步合作的事宜。
安毅听完汇报,一脸的喜悦,随即向劳守道解释道:“道叔,参加以恢复西印度工业生产为目的的经济会议的干部,已经到了孟买,其中有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我得去亲自见见她。接下来,你们可以在这座山里随便逛逛,我会派部队保护你们的安全。”
“去忙你的事情吧!”
劳守道摆了摆手:“至于保护的人就免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寻常人根本近不了身,不过你得给我们留一个向导。这座山看起来还挺大,我们得好好逛逛,亲自摸索一遍才能完全放心!”
“不行!”
安毅坚持道:“孟买是新控制的地区,英军的溃兵和盛世才的溃兵,极有可能藏身在其中。你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出了问题,谁都负不了这个责,而且”
说到这里,安毅深深地看了劳守道一眼:“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