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回 天台花影(第6/9页)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全2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听山民们说,叫作惆怅溪。”     蒋灵骞点点头,道:“刘晨和阮肇在仙子身边过了半年,终于因为想家,要离别而去。两位仙子挽留不住,就在溪头惆怅而泣别。还有人说,他们回家一看,人间已过了十世。后来他俩重入天台,但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地方了。”

    沈瑄见她的眼神闪烁,已知其意,遂道:“也是啊,既然来了,何必要走呢?”

    “你说的,不走了?”

    他轻轻揽着她,柔声道:“永远也不走了。”

    露华在地,明月在天。低吟的晚风、淙淙的山泉似乎都停止了唱和,仿佛不忍打扰这场清梦。只有殷勤的碧桃花,将胭脂一般娇艳的花瓣纷纷扬扬地撒落水中。

    “你真的……”蒋灵骞轻叹道,“什么也不管了。”

    沈瑄不明白她的意思,但见她含笑的眼神里似乎有一种难言的悲凉,被他握在掌心的那只手是冰冷的。他想到,虽然对她许下了一生的相守,其实也仅有不到半年之期。难道,她也感觉到了吗?不会的,她不知道。    第二日清晨,蒋灵骞就把沈瑄拉了起来:“我们去找阿翁。”  沈瑄有些惊异,蒋灵骞婉转道:“我自幼蒙阿翁抚养长大,如今嫁你,总须向他禀告一声。而且,我也有快三年没见到他了。”  沈瑄点头称是,却又道:“只是你阿翁知道我们的事,定然不同意吧?”  蒋灵骞道:“那也未必。阿翁与旁人不同,一切看他的心情如何。他或者一口回绝,但倘若你对了他的脾胃,说不定会慨然赞同。”  沈瑄笑道:“既然如此,我哪里还能不放心。这就走吗?”  “不忙!”蒋灵骞不急不徐地踱到竹林里,取出那支斑竹箫悠悠地吹了起来。沈瑄不知她用意,就静静听着。原来是他第一次在葫芦湾听见的那支无名曲子。这支曲子仿佛天然地就飘荡在天台山的林泉之下,蒋灵骞此刻吹出,又平添了一种甜美欢愉。这时竹林里雪光一闪,昨日那只白鹿翩然而至。  “原来她用箫声召唤她的雪衣。”沈瑄想。  蒋灵骞搂着雪衣的脖子向它悄悄低语,雪衣却用鹿角轻轻地去挑小主人的头发,那情形可爱极了。过了一会儿,蒋灵骞招手道:“沈郎,雪衣带我们去赤城山。”  “它驮得了两个人吗?”沈瑄问。  蒋灵骞已然骑在了白鹿背上,伸手拉沈瑄:“你小瞧雪衣!”   那白鹿果然为灵物,沈瑄怀疑天台宗的轻功是向它学的。他坐在蒋灵骞身后,缕缕馨香的发丝吹拂到他的面颊上。这是在骑鹿升仙吗?只怕人间天上,更无复此至乐了。  赤城山顶上,白鹿放下两人,盈盈而去。沈瑄问道:“它几时再来?”

    蒋灵骞道:“每天傍晚,它都在赤城山顶上守着晚霞呢!”  蒋灵骞带着沈瑄绕到了赤城山居后面,山坡上几棵老松,枝丫苍虬,呈虎踞龙盘之态。仔细一看,繁茂的枝叶下遮盖着几间低矮的茅屋。原来赤城山人并不住在旧居中,却在这里结庐。蒋灵骞叫了几声阿翁,无人开门。难道蒋听松又不在?正要推门,忽听得背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我还以为你不回家了。”  蒋灵骞转过身,迎上那个从松林里踱出来的老人:“阿翁……”  蒋听松抚着她的肩,长叹了一声:“一走就是三年……本来好好地嫁你出门,惹了这些祸。”  蒋灵骞抬头问道:“阿翁你这些年身体可好?”  沈瑄对蒋听松的情况早有耳闻,可看见这个老人,还是吃了一惊。他以为被多少江湖中人称为魔头、老怪的一代高手,纵然归隐,也会多少留下锋芒和戾气的。可是眼前这个蒋听松,枯槁的身形支着一件灰蒙蒙看不出形状的袍子,意兴阑珊的,只是茫茫然说:“还好,还好。”  沈瑄正犹豫要不要过去见礼,蒋听松却已经看见他了。他虽然暮气沉沉,思路还很快,遂问蒋灵骞:“你跟汤家闹翻,就是为了这个小子吗?”  蒋灵骞噘嘴道:“阿翁,他家娶我不安好心。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