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身站起来紧紧抓住赵锐锋的手,兴奋地有些发狂地说,:“好作品好作品,这定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警示之作。祝贺你,你的作品被录用了”!
“真的?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赵锐锋欢呼着,跳跃着,流下激动的泪水。高兴之余,他脑子一激灵,想着千万别是梦!这一想他就醒过来了。睁眼一看,眼前是灰茫茫的广场,原来这真是梦,赵锐锋懊恼极了,绝望极了。他听人说梦都是反着的,心更沮丧了。天更冷了,赵锐锋的身体早已失去了知觉。赵锐锋好久才抬起冻僵的双臂,用双手拍打着冻麻的双腿,拍打了一阵,腿才有了知觉,他努力站起身子,活动活动手脚,才好了些。杨文仍睡着,毕竟杨文比赵锐锋小五六岁,有活力抗冻。赵锐锋看看周围只有东方有些发白,其它地方灰茫茫一片。赵锐锋看一下夜光表,四点正,离明天还有一个多小时。他计算着从车站到省城南部的柳泉编辑部,步行得一个小时。现在他们起身,天亮正好到【柳泉编辑部】。于是他叫醒了正在酣睡的杨文,杨文醒来,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天,说:“天还早里,不再睡会儿”看来他做着美梦,被赵锐锋搅了有些不高兴。
“还早呢?到编辑部正好明天,咱们走吧!”
“好!”杨文不情愿地站起身,揉着眼睛跟赵锐锋走了。两人出了车站广场,走到南北大马路上,拂晓的大马路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经过一夜照射的路灯也乏了,发着昏黄的光。黎明前的城市是那样静,像是睡着了。偶尔一辆车从马路上驶过,破坏了马路上的宁静,但以后马路上又恢复了平静。马路两旁的店铺都关着门,像是个个紧闭的嘴巴。赵锐锋、杨文在这空旷寂静的马路走着。走了好一会身上才暖和些,有了知觉。此时身体暖和了但肚子饿了。他们盼望路边出现个上早市的馒头房或油条铺什么的,好饱餐一顿。可是走了好长一段路,都没有一个开门营业的。这么早谁会开业呢?赵锐锋、杨文无奈地走在空旷的马路上,不只走了多少时间,他们终于看到前方路边店铺里射出的亮光。他们大喜,认为定是赶早上市的饭铺。他们加快了脚步,来到那亮光处,果然是个一早开火的烧饼铺,几个穿白褂的师傅正有说有笑地在转炉上烤着烧饼。两人要了二斤烧饼,也没有进店,在店门口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烧饼师傅见这两人面生,为啥这么早来这里吃饭,看样子不像下夜的歹人,看衣着打扮是乡下人,那他们这么早来城干什么呢?烧饼师傅不解。两人很快各一斤烧饼下肚,起身又往前走。走着走着慢慢地就走到了东方微明,路上车辆多起来,路上也有了行人,他们加快脚步,又走了半个小时,他们才走到了他们昨天晚上踩好点的【柳泉编辑部】。这时天已大亮,马路上车马水龙,省城新的一天开始了。两人战战兢兢地硬着头皮来到【柳泉编辑部】大门前,大门关着,门柱外侧有小门开着。他们凑上前从小门伸头往里一看,见传达室门口站着一个白发苍苍面孔慈祥的老大爷,看来老大爷是看大门的,两人鼓足勇气进了小门,他们先堆着笑脸和老大爷打着招呼:“老大爷,上班了!请问编辑部在哪里?”赵锐锋忙把烟递上去。
老头推开赵锐锋递过来的烟,客气地说:“我不抽烟,你们是来投稿的吧,不巧,今天是星期天,编辑部不上班,你们明天再来吧!”老头一眼就看出这又是做白日梦的俩农村穷小子,老头嘀咕:这人是怎么了,真是疯了。是人都想当作家,这作家是人人能当的,这几年送稿的人还少些,那几年哪天不是成百上千的疯子来编辑部,哪年不是几百万投稿者。听编辑部里编辑说,投稿最多的人是广东省,有八百万业余作者。为什么那么多人走这独木桥,对了,那时大学不招生是人们没有出路才走上这不归路的。可这条路好走?几乎千万人里出不来一个作家,那是条死路。老头为这些人惋惜。今天他见来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