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回 夫差违谏释越 句践竭力事吴(第5/6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客位,大臣们按次序坐在旁边。

    伍子胥看到吴王忘了仇恨,把勾践当客人看待,心里十分气愤,不肯入席,一甩袖子走了。

    伯嚭说:“大王今天这是以仁者的胸怀,宽恕仁者的过错。我听说‘同声相和,同气相投。’今天的酒宴,是仁者就应该留下,不是仁者才应该离开。相国刚愎鲁莽,他不就座,是不是有点儿自惭形秽啊?”

    夫差笑着说:“太宰说得不错。”

    酒过三巡,范蠡和句践一起站起来给吴王敬酒,嘴里还念着祝辞说:皇王在上,恩播阳春;其仁莫比,其德日新,于乎休哉!传德无极;延寿万岁,长保吴国。四海咸承,诸侯宾服;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吴王听了兴高采烈,当天喝了个一醉方休。王孙雄把勾践送到馆驿,传吴王的话说:“三天之内,就送你们回国。”

    第二天一早,子胥就进宫来见吴王,说道:“昨天大王用招待客人的礼节来对待仇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勾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大王只贪图一时的阿谀奉承,不考虑将来的祸患,不听忠言,只信谗言,沉湎于小恩小惠而不顾深仇大恨,就像把羽毛放在炭火上烧烤,却指望它能不焦;把鸡蛋放在大石头下面,却期待它能不碎,这办得到吗?”

    吴王嗔怪道:“我得病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没听您说过一句安慰的话,这就是相国的不忠;也没见您送来一样好东西,这就是相国的不仁。做臣子的不忠不仁,要他有什么用!瞧人家越王,抛家弃国,大老远跑来归顺我,献出财物,甘作奴仆,这就是他的忠心;看我生了病,亲自尝粪诊断,一点儿怨言都没有,这就是他的仁义。我要是按您的意思把他杀了,老天爷从此再也不会保佑我了!”

    子胥说:“大王这话可就说反了。老虎弯腰,是为了攻击;狐狸缩身,是为了猎取。越王到吴国来受罪,怨恨埋藏在心里,您怎么能知道?他为大王尝粪诊病,实际上是摸透了您的心思讨好您,您要是察觉不到,中了他的奸计,吴国早晚会成为人家的盘中之物。”

    夫差不耐烦地说:“相国别说了,这事我已经决定了!”

    子胥知道再劝说也没用,于是忧心忡忡地走了。

    到了第三天,夫差又让人在蛇门外摆酒设宴,亲自送勾践出城。大臣们都举杯饯行,只有子胥没来。

    夫差对勾践说:“我免了你的罪,放你回国,你应该记着吴国的恩德,可不要怨恨吴国呀。”

    勾践跪拜道:“大王可怜我孤苦无依,让我生还故国,我一定世世代代竭力报答。苍天在上,可以证明我的忠心,如果背弃吴国,皇天不饶!”

    夫差说:“君子一言为定,你这就起程吧。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勾践再次跪拜,泪流满面,像是依依不舍。夫差亲自把勾践扶上车,勾践的夫人也再拜谢恩,然后由范蠡驾着车,一直向南而去。——这都是发生在周敬王二十九年的事,后人有诗写道:越王已作釜中鱼,岂料残生出会稽?可笑夫差无远虑,放开罗网纵鲸鲵。

    勾践坐着船回到浙江江面上,只觉得山川重秀,天地再清,不由得感慨道:“我本以为当初一别,就会永远离开越国的百姓,把尸骨抛洒在异域他乡,哪会想到还能再回来重掌国政呢?”

    说完和夫人相对而泣,把旁边的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文种早已得到越王回来的消息,于是率领守国的大臣和城里的老百姓,在浙江边上跪拜迎接勾践,岸上一片欢腾。勾践让范蠡占卜回国都的日期。

    范蠡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大王选的日子,没有比明天更好的了。您应该马上赶回去以应吉兆。”

    于是勾践带领着群臣,策马飞奔,连夜赶回了都城,然后祭祀太庙,上朝理事,这些都不必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