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回 夫差违谏释越 句践竭力事吴(第2/6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姓,吊唁死者,救助病残,发展田耕,储存积蓄粮食,不使其霉烂变质,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太史计倪说:“观天测地,纪录阴阳,推断吉凶,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等大臣们说完之后,勾践感激地说:“我虽然就要成为吴国的俘虏,但是诸位爱卿仍然怀德抱术,各显所长,愿意齐心协力保卫国家,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于是留下诸位大臣守国,只让范蠡一个人随行,君臣们在江口分别,无不痛哭流涕。

    勾践仰天叹道:“人人都怕死,可是我现在一听说死,心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说完登船就走。送行的大臣们跪拜在江岸上,一个个哭得跟泪人似的,可越王勾践终于没有再回头看一眼。后人一有首诗写道:斜阳山外片帆开,风卷春涛动地回。今日一樽沙际别,何时重见渡江来?

    勾践的夫人靠在船舷边偷偷地哭泣,见到水鸟在江边啄食小虾,飞来飞去,悠然自得,便眼泪汪汪地唱起歌来: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奋健翮兮云间;啄素虾兮饮水,任厥性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风飘飘兮西往,知再返兮何年?心辍辍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越王听到夫人哀怨的歌声,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表面上却强笑着安慰夫人说:“我的翅膀也像小鸟一样长硬了,离振翅高飞的日子不会太远,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勾践进入吴国,先派范蠡到吴山去见伯嚭,再次送上珠宝和美女。伯嚭问:“文种大夫怎么没来?”

    范蠡说:“为我主守国,不能一起来了。”

    于是伯嚭随着范蠡去见勾践,勾践对他的荫庇之德深表谢意。伯嚭一口答应争取尽早让他回国,勾践的心里这才稍微踏实点儿。然后伯嚭领兵押送越王到了吴国的都城吴下,也就是现在的苏州。

    伯嚭领着勾践进见吴王。越王勾践袒胸露臂跪在台阶下面,夫人也随他一起跪下。

    范蠡把礼单恭恭敬敬呈给吴王。

    勾践再次跪拜道:“东海役臣勾践,不自量力,得罪了贵国,承蒙大王恕罪,让我服侍左右,得以保全性命,如此大恩大德,不胜感戴!句践谨此磕头谢恩!”

    夫差说:“我要是想报先王的仇恨,你还能活到今天吗?”

    勾践又磕头说:“臣实在该死,还望大王可怜可怜我吧!”

    这时子胥站在一边,眼里都快冒出火来,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只听他对吴王说:“大王,飞鸟在青云之上翱翔,猎人还想拉弓把它射下来,何况飞到院子里?勾践为人奸险,只因为现在成了锅里的鱼,小命掌握在厨师的手中,他这才低三下四,花言巧语,以求免去一死,保住性命。一旦稍微得志,便如放虎归山,纵鲸回海,再也制服不了他了!”

    夫差说:“我听说诛杀投降的俘虏,就会祸及三代。我不杀他,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越国,只是怕老天爷怪罪!”

    伯嚭说:“子胥目光短浅,不懂得安邦定国的大道理。大王说的才是至理名言!”

    子胥见吴王只听信伯嚭的谗言,不听从他的规劝,就气冲冲退了出去。

    夫差接受了越国敬献的礼物,派王孙雄在阖闾的墓旁修了一个石室,让勾践夫妇住在里面,脱去朝服,换上脏衣裳,蓬头垢面,干起养马的活儿来。

    伯嚭私下里接长不短送些食物过来,夫妇俩才不至于饿肚子。

    夫差每次驾车出游,勾践都拿着马鞭子在车前边步行,吴国人都指着他说:“这就是越王!”

    勾践没别的办法,只有低着头装看不见。后人有诗评论勾践落难说:堪叹英雄值坎坷,平生意气尽销磨。魂离故苑归应少,恨满长江泪转多。

    勾践在石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