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日夜盼着翟国背叛周王朝,好表明自己是听命王室的。现在君王去郑国,他们必定会喜出望外,小心奉迎,又怎么会怨恨呢?”
襄王听后,便定下主意。富辰又请求说:“君王要从翟军的包围中出去,他们拦劫怎么办?我愿意带领家属与翟军决一死战,君王乘机出城。”
说完,便把子孙、亲属、朋友都召集起来,大约有几百人,用忠义鼓励大家,打开城门,冲向翟营,牵制翟兵。襄王同简师父、左鄢父等十多人,乘机出城,向郑国逃去。
富辰与赤丁大战,杀伤许多翟兵,自己也身负重伤,遇见颓叔、桃子,二人抚慰他说:“您的忠心,天下人都知道了,何必今天如此死战?”
富辰回答:“从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因此才会有今天。如果我不死战,君王一定会认为我心怀怨恨。”又竭力苦战许久,力尽而死。子孙、亲属、朋友与他一同死的有三百多人。史官有诗赞颂他说:用夷凌夏岂良谋?纳女宣淫祸自求。骤谏不从仍死战,富辰忠义播《春秋》。
富辰死了以后,翟人才知道襄王已经出城。这时城门又已闭上,太叔下令放开原伯贯,让他在城门外呼喊。周、召二公站在城楼上,对太叔说:“本想开门迎接,但怕翟兵入城掠抢,所以不敢开城门。”
太叔向赤丁求情,希望屯兵城外,然后拿出府库中的宝藏犒劳翟军,赤丁答应下来。太叔进入王城,先到冷宫中放出隗后,然后才去拜见惠太后。太后看见太叔,喜不自胜,大笑一声,气绝而亡。
太叔也不发丧,先和隗后在宫中欢聚。想杀小东出气,谁知她因害怕已经先投井自杀了。可悲可叹!
太叔假传太后的遗命,自立为王,以叔隗为王后,上朝接受群臣朝贺,又拿府库中的宝藏犒赏翟军,然后才为太后发丧。国人给他作了一首歌:莫丧母,旦娶妇,妇得嫂,臣娶后。为不惭,言可丑!谁其逐之?我与尔左右!
太叔听见国人唱歌,自知百姓不服,害怕发生变故,便和叔隗移居到温这个地方,建造许多宫室,日夜狂欢取乐。王城内的国家大事,全都委托周、召二公料理,名义上虽然是周王,实际上从没有和臣子、百姓们接触。原伯贯也逃到原城去了。这些先不多说。
再说周襄王逃出王城,虽然把希望寄托在郑国而前往,心中却不知郑公是否欢迎。来到了汜地,这里又叫竹川,竹子很多,却没有公馆。襄王向当地百姓询问,知道这里已经是郑国的疆土,就命令停车,到一个姓封的农民家草堂中借宿。
封氏问:“先生官居何职?”
襄王说:“我是周天子。因为国中有难,逃到此处。”
封氏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谢罪说:“我们家二郎昨夜梦见红日照在草堂,今天果然有贵客降临。”忙让二郎杀鸡做饭。
襄王问:“二郎是什么人?”
回答说:“是我后母所生的弟弟。和我一同居住,一起种田为生,侍奉后母。”
襄王感叹说:“你们农家兄弟,如此和睦;我贵为天子,却遭到母弟的迫害,我和你比差多了!”说完,伤心地流下眼泪。
大夫左鄢父劝道:“周公是大圣人,还有骨肉之亲的变故。君王不必伤心,要尽快把灾难通知各诸侯,料想他们不会坐视不救。”
襄王亲笔写信,派人分别通知齐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信中大略说:我不善无德,得罪了母亲宠爱的儿子我的弟弟带,逃到郑国的汜地,特此告知。
简师父又进言说:“现在诸侯各国中有当霸主志向的,只有秦国和晋国。秦国有蹇叔、百里奚、公孙枝数位贤臣执政,晋国有赵衰、狐偃、胥臣众位执政,他们一定会劝自己的君侯来勤王,其他国家恐怕都不能指望。”
襄王就命简师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