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回?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第2/6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叹息:“公子还没有得到富贵,先忘了贫困的时候,他日喜新厌旧,把我们这些与他一同患难的人,都看成破旧物品一样,我们岂不白白辛苦十九年!乘着今天还没渡河,不如告辞,他日还有想念的时候。”便举着秦穆公送的一对白璧,跪在重耳面前说:“公子现在渡河,那边就是晋国的国界,内有众位接应的大臣,外

    有秦国的战将,不怕晋国不回到公子的手中。我空空一身,跟随无用,愿意留在秦国,作公子的外臣。仅有的一对白璧献给公子,表示我的一点心意。”

    重耳大吃一惊,问道:“我才要和舅舅一同享受富贵,为什么说这种话呢?”

    狐偃回答:“我对公子有三桩罪行,不敢随从回国。”重耳问:“哪三桩?”狐偃回答:“我听说:‘圣臣能使其君尊,贤臣能使其君安。’我是不肖之臣,使公子在五鹿受困,是第一桩;受曹、卫二国国君的轻慢,是第二桩;乘公子醉的时候把您带出齐城,以致触怒公子,是第三桩。以前因为公子还在旅途之中,我不敢告辞。今天已回到晋国,我奔走这么些年,担惊受怕,心力都已耗尽了,就好像破竹篮、坏席子、旧帐篷不能再用。留下我没有用,离开我也不会有什么损伤,我因此向您告辞。”

    重耳听过此话,流着眼泪说:“舅舅责备的很对,是我的过错。”立即叫壶叔把已扔的东西一一取回来;又对着黄河发誓:“我回国后,如果忘了舅舅的功劳,不与你们同心协力治理国家,就会断子绝孙!”

    说完拿起白璧投入河水中说:“河伯可以作证!”这时介子推在另一条船上,听说重耳与狐偃立下盟誓,笑着说:“公子回国,乃是上天的意思,子犯要把功劳窃为己有吗?如此贪图富贵之辈,我羞于和他同朝!”自此有了隐居的想法。

    重耳渡过黄河,继续东行,来到了令狐。令狐的长官邓惛派兵登城守卫,被秦兵包围。豹奋勇当先登上城楼,大破该城,抓住邓惛斩首。桑泉、臼衰等城,闻讯而降。晋怀公接到报告后惊慌不已,纠集全部兵士战车,命吕省为大将,郤芮为副将,屯兵庐柳,抵抗秦兵,但又害怕秦兵勇猛,不敢交战。

    公子絷以秦穆公的名义写信,派人送到吕、郤军中。大略说:我对晋国的恩德,可以说是无比。但晋君父子忘恩负义,把秦国视为仇敌,我已忍受其父亲,不能再忍受其儿子。公子重耳,以贤德著称,

    有许多贤士辅佐,天和人都帮助他,晋国内外之人都希望他执政。我亲自率领大军,驻扎在黄河岸边,命令公子絷护送重耳回国,主持晋国。众大夫如果能够识别贤愚好坏,倒戈相迎,就会转祸为福,成败在此一举!吕、郤二人看完信后,半晌说不出话。要交战,实在害怕打不过秦军,又像龙门山发生的事情一样;要投降出迎,又怕重耳记着前仇,用他来偿里克、郑的性命。踌躇再三,商量出一个办法,便给公子絷写了一封回信,大致说:我们知道已经得罪公子,不敢放下武器:但拥戴公子为君,也本是我们的愿望!倘若能够与随从公子的众位一同对天发誓,互不加害,不追究众大夫的过错,我们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

    公子絷读完回信,已看透他们心中的怀疑。就独自乘车来到庐柳,与吕、郤二人相见。吕、郤高兴地出来迎接,向他诉说衷肠:“我们不是不想投降,只怕公子不能相容,要定下盟约为证明。”

    公子絷说:“你们如能退军到西北方,我会把你二位的诚意告诉公子,那样就可以立盟了。”

    吕、郤二人答应下来,等公子絷告辞后,就下令退兵,驻扎在郇城。重耳派狐偃同公子絷到郇城,和吕、郤二人相会。当天杀牛歃血盟誓,约定共同扶重耳为晋君,绝无二心。盟誓一完,吕、郤就派人随狐偃到臼衰,迎接重耳到郇城军中,发号施令。晋怀公等不到吕省、郤芮的消息,便派侍卫勃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