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跳下身来,再舒展那两只铜筋铁骨的臂膊,把那只兽的象鼻子用一只手握住,像牵狗和羊一样,拉到两位君主车前。——真是一员虎将啊!赵衰又命士兵取火熏兽的鼻子,火气一入,果然瘫做一堆。
魏犨这才放开手,抽出腰间宝剑来砍,只见火光迸出,兽毛一点也不能损坏。赵衰说:“要杀了它剥皮,也应该四面围火来烤才行。”楚王听从了他的话。那只兽皮肉如铁一般,经四周火烤,渐渐柔软,可以剥皮。
楚王说:“公子手下的豪杰,文武俱全,我们国中一万个也赶不上一个!”这时楚国大将成得臣在一旁,很有些不服气,就对楚王说:“君王夸晋臣的武艺,我愿意和他比武。”
楚王没有答应,说:“晋国君臣是客人,你应当尊敬他们。”当天打完猎,痛饮一场,宾主尽欢。
楚王对重耳说:“公子如果能回到晋国,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说:“女子、珠玉、布帛,大王富富有余,飞禽走兽、牲畜皮革都是楚国盛产。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您?”
楚王笑着问:“即使是这样,也一定会报答。我愿意听一听。”
重耳说:“如果仗着大王的威灵,我能够复国,愿意与楚国发展
友好关系,以使百姓安家乐业。倘若万不得已,与您在平原广泽的战场上相见,那么请允许我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的恩德。”——古代行军三十里一停,称为一舍,三舍共九十里。重耳是说他日晋楚交战,自当退兵三舍,不敢立即应战,以报楚王今日相待之情。
当日席散之后,楚将成得臣怒气冲冲地对楚王说:“君王款待晋公子特别优厚,今天重耳竟出言不逊,他日回国,一定背负楚国的恩德,请您下令杀了他。”
楚王说:“晋公子有贤德,他的随从也都是治国的大才,好像有上天帮助一样。楚国怎么能违背天意呢?”
得臣又说:“君王即使不杀重耳,也应该拘留赵衰、狐偃等人,不要使他如虎添翼。”
楚王说:“留下也不能为我们所用,白白遭受埋怨。我正向公子施行恩德,以怨换德,不是好办法!”于是对待晋公子更加优厚。
话分两头。却说周襄王十五年,是晋惠公十四年,这年惠公身体有病,不能临朝处理国事。太子圉,作为人质,长时间留在秦国。圉的母亲是梁国人。梁君昏庸无道,不体恤民情民力,喜欢修筑楼阁,开凿池湖,老百姓怨恨不已,纷纷逃难到秦国,以躲避繁重的赋役。秦穆公乘民心不稳之机,派百里奚带兵袭击梁国,把它消灭。梁君也被乱民杀死。
太子圉听说梁国被灭,叹息道:“秦国灭我外祖父家,是轻视我呀!”便产生了怨恨秦国的情绪。如今听说惠公患病,心中想到:“自己孤身在外,外无喜爱我的强援,内无心腹之人作内应,万一君父身遭不测,众位大夫要立别的公子,我一辈子就会老死在秦国,与草木有什么区别?不如逃回去照顾父亲,也可以安定国人之心。”
当天夜里在枕席之间与他妻子怀嬴说明此事:“我现在如果不逃回去,晋国就不归我所有了;如果逃回去,又舍不得夫妻的恩情。你可以和我一起回晋国,这样公私就兼顾了。”
怀嬴听了这话,哭泣着说:“您是一国的太子,被软禁在这里,要回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我们国君叫我服侍您,是为了拴住您的心。如果现在随您回国,背叛君王的命令,我就是犯了滔天大罪呀!请您随便怎么做,不要对我说。我不敢随您走,也不敢把您的话泄漏出去。”
于是太子圉逃回了晋国。秦穆公听说公子圉不辞而归,大声骂道:“忘恩负义之贼!上天不会帮助你!”
并对诸位大夫说:“夷吾父子二人,都有负于我,我一定要报复!”自己后悔当初不接纳重耳,便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