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晋公子一定能回国为君,那时派兵讨伐曹国,就会玉石俱焚,后悔都来不及了。曹侯既然不听你的忠心之言,你可以私自与他交往。我已准备好几盘食品,可以把白璧藏在里面,作为求见的礼物。结交应该在没有会见之前,你要立即前往。”
僖负羁听从她的意见,连夜敲开公馆的大门。重耳腹中饥饿,正怒气冲冲坐在那里,听说曹国大夫僖负羁求见并送来食物,就召他进来。负羁再三叩拜,先为曹君向公子请罪,然后述说自己的敬意。重耳十分高兴,感叹地说:“没有想到曹国还有这样的贤臣!我如有幸回到晋国,一定会努力报答你!”
重耳吃饭的时候,发现了盘中的白璧,对负羁说:“大夫照顾流亡之人,使我在曹国的土地上不挨饿,我已经满足了,何必还送这么重的礼物?”
负羁回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公子千万不要推辞!”重耳再三推辞不要。
负羁回来后感叹:“晋公子如此穷困,却不贪图我的白璧,他的志向不可估量啊!”
第二天重耳就上路而行,负羁私下送出城十里才返回。史官有一首诗写道:错看龙虎作豾,盲眼曹公识见微。堪叹乘轩三百辈,无人及得负羁妻!
重耳离开曹国来到宋国。狐偃先行,与司马公孙固相会。公孙固说:“我们国君不自量力,与楚国争强,打了败仗,伤了大腿,到现在还不能起来。但很早就听到公子的贤名,十分佩服,一定会打扫公馆,等候公子的光临。”
公孙固进宫去告诉宋襄公。襄公正恨楚国,日日夜夜思求有贤德的人帮助他,好报楚国一箭之仇。听说晋公子远道而来,晋是大国,公子又有贤名,非常高兴!无奈腿伤未好,难以会面。就命令公孙固去郊外迎接,送入公馆,用国君的礼节招待,馈赠丰富的饭菜,牛、羊、猪肉各七种。
第二天,重耳要走。公孙固奉襄公的命令,再三请公子多住几天,又私下问狐偃:“当初齐桓公是怎么招待公子的?”狐偃详细述说了桓公嫁齐姜、赠宝马的事情。公孙固把这些转告襄公。
宋侯说:“公子早年已与宋国通婚,嫁女我不能作了,马可以如数赠给。”也赠送给二十辆车的好马,重耳感激不尽。住了许多天,宋臣奉命问候赠送礼物不断。
狐偃见宋襄公的病没有好的时候,私下里和公孙固商量公子复国的事情。公孙固说:“公子如果怕风尘劳苦,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也可以在此休养。如果有鸿鹄之志,我国新遭兵败,没有能力帮助,去别的大国,才能成功。”
狐偃说:“您的话真是肺腑之言!”
当天就告诉公子,整装起程。宋襄公听说公子要走,又赠送许多钱财、粮食、服装等等,众人没有不高兴的。
自从晋公子走了以后,襄公的箭伤一天比一天严重,不久就死去了。临终前,他对世子王臣说:“我不听子鱼的话,所以到了这种地步。你即位以后,应当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楚国,是我们最大的仇敌,世世代代不要与他们往来。晋公子重耳如果能回国,一定能得到国君的位置;他成国君后,一定能匡合诸侯成为霸主,我们的子孙都应该对晋国恭敬,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点平安。”
王臣再度磕头,接受父亲的遗命。宋襄公为君十四年而亡。王臣主持发丧,即宋君位,就是宋成公。髯仙有诗一首论及襄公德行、能力都没有,不应该列在五霸之中。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一事无成身死伤,但将迂语自称扬。腐儒全不稽名实,五伯犹然列宋襄。
再说重耳离开宋国,快要到郑国了,早就有人报告了郑文公,文公对群臣说:“重耳背叛父亲出逃,列国都不接纳,甚至多次饥渴无食。这种不肖之人,不要以礼相待。”
上卿叔詹进言说:“晋公子有三助,是上天保佑的人,不能怠慢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