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第1/6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回晋重耳周游列国秦怀嬴重婚公子

    话说公子重耳怪罪狐偃设计骗他离开齐国,夺过魏犨的长戈去刺狐偃。狐偃急忙跳下车躲避,重耳也跳下车,举着长戈追赶。赵衰、臼季、狐射姑、介子推等,都下车来劝说。

    重耳把戈扔到地上,还愤恨不已。狐偃叩头请罪说:“如果杀死我能成就公子的大事,我虽然死了也胜过活着!”

    重耳说:“这次出走如果能成功就不再说什么,如果一无所成,我一定要吃舅舅的肉来解恨。”

    狐偃笑着说:“大事不成,我不知道死在哪里,怎么能够给您吃呢?如果大功告成,您就会列鼎而食,我的肉又腥又臊,有什么可吃的?”

    赵衰等一起劝说:“我们以为公子胸怀远大志向,所以抛弃骨肉之亲,远离家乡,跟随您四处奔走,也指望名垂青史。现在晋君昏庸无道,举国之人谁不愿意拥戴公子为君?公子自己不想方设法回国,谁会去齐国迎接公子!今天的事情,实在是我们大家商量的结果,并不是子犯一人的策划,公子不要错怪他一人。”

    魏犨也声色俱厉地说:“大丈夫应当努力求取功名,声望远传后世。为什么恋恋不舍眼前的儿女之乐,却不想一生的大计呢?”

    重耳心中凛然,转怒为喜,说:“事情既然已经如此,我只有听从诸位的意见。”

    狐毛拿出干粮,介子推送上水,重耳与众人饱食一顿。壶叔等割草喂马,重新整顿车马,向前进发。有诗一首为证:凤脱鸡群翔万仞,虎离豹穴奔千山。要知重耳能成伯,只在周游列国间。

    几天以后,他们来到了曹国。却说曹共公为人喜欢玩乐,不理朝政,亲近小人,疏远君子,他的心腹之人都是阿谀奸佞之辈,却个个身居高位。朝中身着红色衣服、乘坐华丽车子的三百多人,都是里巷市井之徒,喜欢阿谀奉承。看见晋公子带领一批豪杰到来,正是志不同道不合,香臭难以共处,惟恐他们长期留在曹国,都劝阻曹共公不要接待。

    只有大夫僖负羁劝道:“晋国与曹国是同姓,晋公子穷途末路,经过我国,应该好好款待。”

    曹共公说:“曹国是列国之中的小国,子弟往来之事,哪一个国家没有?如果全都以礼相待,那么国家小花费大,怎么能支付得起?”

    负羁又说:“晋公子重耳以贤德闻名天下,而且重瞳骈胁,是大富大贵的征兆,不可与各国平常的子弟一视同仁。”

    曹共公一片玩心,说贤德他不在意,说到重瞳骈胁,便问:“重瞳我知道。就是有两个瞳子,不知道骈胁是怎么回事?”

    负羁回答:“骈胁就是肋骨相连如同一根,是特异之相。”

    曹共公说:“我不相信,姑且把他们留在公馆之中,等到他洗澡时看一看。”便叫负责公馆的人请公子入馆,用稀粥招待,既不送肉食,也不设宴席,一点也没有待客的礼节。重耳大怒,拒绝吃饭,公馆中人送上浴盆请洗澡,重耳因一路上腌臜不堪,正想洗去尘土,就脱去衣服洗澡。曹共公和所宠幸的几个人,穿着一般人的服装来到公馆,冲进浴室,走到公子跟前,看他的骈胁,说三道四,吵闹一番才离开。狐偃等听见有外人,急忙赶来察看,还听见他们离去时嘻嘻哈哈的声音。一问公馆中之人,才知道是曹国国君。公子君臣无不愤怒。

    却说僖负羁劝谏曹侯不听,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吕氏迎了出来,看见他面带忧虑之色,就问:“朝中发生了什么事?”负羁就把晋公子经过曹国,曹侯不以礼相待的话说了一遍。

    吕氏说:“我刚才去郊外采桑叶,正巧晋公子的车辆经过。我虽然没看见晋公子,但看跟随他的人都是当世豪杰。我听说:‘有什么样的国君,就有什么样的臣子;有什么样的臣子,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君。’从跟随他的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