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还是自家的就好。
柴喆自以为已经做得不错,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大周也早不是开国时那个气吞万里的大周,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文艺青年。柴喆自己可能没感觉到,但他只是稍微纵容了臣子进献花石纲的行为,便导致了很多家庭家破人亡。
李纲站在台下侃侃而谈,“刘成栋虽已上山,但仍然约束手下将士,从不伤绅民性命。青石先生为朝廷计,甘冒风险劝其招安,请陛下明察。”
台下的两班大臣交头接耳,文官那里还比较斯文,武将和勋贵那边就像是菜市场了。
“嘿,还真是刘成栋那厮要招安。几年前北伐时老子见过,当真是一条好汉,做事也讲究,可惜被蔡家小儿害了。”开国的勋贵经过这些年的大浪淘沙,如今只剩张李王樊马五家有些影响力,但也大多是混吃等死之辈。说话的便是马家太爷,看似粗俗实则心细。
张家侯爷忙着打趣,“嘘!老马小心些,别犯了人家文官的忌讳,再给咱们脸色看。”很多年前,这些勋贵武将就明白了士大夫对武人的高度防范,于是纷纷混吃等死求自保。反正他们与国同休,文官也不能逼人太过。
武将那边闹成一团,柴喆看得暗叹口气。那些为老不尊的混蛋都跟皇室沾亲带故,他也不好训斥,留下苛待勋贵的名声就不好了。
刘成栋有战功为证,又有李纲作保,外加柴喆早对蔡京这老头子不耐烦,于是刘成栋招安的事情板上钉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