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青史一页(第5/7页)  雪淞散文随笔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众将皆敬服丞相足智多谋。

    诸葛亮又暗中吩咐杨仪:“你带几个精明可靠之人,速回成都,秘密调查为何令我撤兵。”

    杨仪遵令星夜赶回成都。

    魏军统帅司马懿忽接探子来报:蜀军兵寨空虚,人马皆去。司马懿思虑诸葛亮多谋,不敢轻追,带领百余骑前来蜀营内察看,教军士数灶,之后仍回本寨。

    次日,司马懿又令军士赶到蜀军下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日又增一分。”司马懿对诸将说:“我料孔明多谋,果然添兵增灶,我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暂退,再作良图。”

    十

    诸葛亮用减兵添灶之法,安然退兵回到成都。

    杨仪来到相府,汇报秘密调查结果。诸葛亮听罢进宫晋见后主刘禅。

    参拜之后,诸葛亮说:“老臣兵出祁山,欲取长安,忽承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

    刘禅想了片刻,说:“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中思念,又恐相父长期征战,过于劳累,故降诏召回。”

    诸葛亮看看刘禅冬瓜样脑袋,说:“此意恐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言,污臣有不轨之心,主上因而生疑。”

    刘禅低下脑袋,默然无语。

    诸葛亮又说:“老臣受先帝厚恩,誓死相报。今若内有奸邪,臣怎能安心讨贼?”

    刘禅辨白:“朕并末听到谗言,也末任用奸邪。”

    诸葛亮说:“苟安贻误军机,遭我责罚,他回到成都便悄然进宫会见陛下,继而散布流言,可有此事?”

    “这……”刘禅结舌。

    诸葛亮再诘问:“陛下几个亲信宦官也在朝中散布流言,可有此事?”

    刘禅说不出话来,只低头擦汗。

    诸葛亮心事沉重地说:“老臣在《出师表》中劝告陛下要亲贤臣,远小人,此乃立国根本,陛下为何听不入耳?”

    刘禅仍不吭气。

    诸葛亮转为沉痛:“老臣在前方奋战,今日进肺腑之言,都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陛下当三思呀!”

    刘禅不能不开口了,嗫嚅着:“苟安确实来过宫里,也对朕说了一些话。朕因年轻,听信了他的话,下令召回丞相。今日明白了,后悔得很!”

    诸葛亮脸色缓和了些:“陛下若能认真反思,老臣当可心慰。”

    刘禅又说:“苟安散布谗言,蒙蔽主上,陷害丞相,应当严加问罪。”

    诸葛亮说:“臣已派人捉拿苟安,但他叛逃到曹魏去了。”

    刘禅恨恨骂道:“这等叛贼,真是罪该万死!”

    诸葛亮说:“宫内散布流言的宦官也应处置。”

    刘禅驯顺地说:“全凭丞相处置。”

    十一

    诸葛亮返回相府,长史杨仪已在府内等候。

    “丞相,主上认错了吗?”杨仪问。

    “起初推却,后来……”诸葛亮轻摇羽扇。

    “后来丞相揭穿事实真相,主上不得不认错。”

    诸葛亮点点头。

    “可是,丞相,以后会不会再发生此类事情?”

    诸葛亮看看杨仪,没有说话。

    “丞相,这几日下官一直思虑此事。我军经辛苦筹备出师,又连番苦战,牺牲万千将士方才取得北伐战绩,可主上一个诏令便前功尽弃,真令人心痛不止!”

    诸葛亮沉默片刻后说:“陛下已同意处罚散布流言的宦官,此事即交你办理,为首者要严惩,余者处罚后清除出宫。”

    “是,丞相。”停了停杨仪又说:“犯事宦官应严处,可他们均奉主上之命,而主上……”

    “休再多言。”诸葛亮打断杨仪的话。自己在《出师表》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