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青史一页(第4/7页)  雪淞散文随笔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一拍几案:“苟安,你身负运送粮草重任,为何懈怠公务,延误时限十天?”

    苟安战战兢兢地说:“行途艰难,又遇强盗,故而延误,请丞相明察。”

    诸葛亮愤怒地一拍几案:“你还敢撒谎!把证人带上来。”

    士兵将一押运粮草的士兵带了上来。

    诸葛亮对那押运粮草士兵说:“为何延误运送粮草的期限,你再从实招来。”

    士兵说:“出发后不久,苟安便令我等慢行,以免劳累,又日日带领我等吃酒,晚起早歇。快到前方时,苟安又吩咐我等:已经耽误时限,若要避免受罚,就说路途艰难又遭遇了强盗。”

    诸葛亮怒视苟安:“你还有何话说!”

    苟安磕头如捣蒜:“卑职有罪,卑职有罪。”

    诸葛亮喝道:“你为何故意延误时限,受谁指使,从实招来!”

    苟安结结巴巴:“下官,下官生性懒惰,不耐劳苦,故路途上贪懒又贪酒,耽误了时限。”

    “果真如此,无它人指使?”诸葛亮追问。

    苟安抬头:“绝无它人指使。”

    诸葛亮盯住苟安:“若此只处置你一人。按律贻误军中粮草三日,便当斩首,你贻误十日,复有何言?”

    苟安伏倒在地上:“丞相,念卑职初犯,家中又上有老母,下有幼子,饶卑职一条命吧。”

    长史杨仪站出说:“苟安乃西川人,我军粮草多出于西川,杀苟安,恐对粮草供应不利。”

    诸葛亮想了想说:“暂且留其一条性命,杖责八十。”

    八

    苟安回到成都又秘见后主刘禅,哭诉受责罚经过。

    刘禅问:“你把朕圈进去了吗?”

    苟安忙说:“臣岂敢。”

    刘禅点头:“这就好。”

    苟安又说:“丞相反复追问臣受何人指使,是欲把罪责引至陛下身上啊。丞相又指责后方供应不利,也是影射陛下啊。臣在前方军中观察,将士只知有丞相,不知有陛下,那诸葛亮又自恃有功,目中无人,早晚会对陛下下手,取而代之。”

    刘禅惊问:“那如何是好?”

    苟安说:“臣以为陛下应将诸葛亮召回,使其难成大功。”

    刘禅默默点头。

    苟安又说:“还应在蜀中散布流言,传说丞相有篡位图谋,使蜀人对其存戒备之心。”

    刘禅又默默点头。

    九

    这一日诸葛亮正与众将领于军帐中商讨进军事宜,忽报有后主诏书到。诸葛亮打开诏书,原来是命令立即班师回朝。

    众将领大惑不解:“我军连战连捷,正欲乘胜进军,主上为何诏令班师回朝?”

    诸葛亮沉思片刻,叹说:“主上做出之举,必有佞臣在侧搬弄是非!我军正欲建功,何故召回?我如不回,是欺主。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

    众将说:“将在外君命可有所不受,丞相可不撤军,率军继续进攻。”

    诸葛亮说:“主上年轻,我为丞相不从君命,恐损主上威信,以后不好行令。还是班师吧。”

    众将默然。

    姜维又问:“若大军撤退,魏军乘势追杀,又当如何?”

    诸葛亮说:“我军班师,可分五路而退。假如营内一千兵,要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杨仪说:“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

    诸葛亮说:“司马懿善能用兵,知我退兵,必然追赶;心中疑我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我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