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第2/4页)  四大金镖之御骧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回镇威镖局继承了老东方镖局遗风,当了一回瓢把子,很是长了威风。将原本个体的行为变成群体和行业性行为,将民间行为升格为官方规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与镖行同样受到战祸牵连的还有商号,买卖艰难维持。胡保义的信忠镖局、罗医达的罗家镖局维持原价,他们的做法被商界认为忠信仁义。

    本来镇东原来合作的商号就拒绝与郭盖合作,这回更是理直气壮的将买卖交给信忠和罗家镖局。尤其是洛阳城山陕会馆的四大名商洛阳四大商行“祁萧崔候”。

    在商场,规模大实力强的大户拥有绝对的号召力,他们拼单抱团,瞄准大户动向。祁永兴的元亨利、萧立盛的合盛顺、候公盛的义新盛、崔永升的永合源四位商界大亨一合计,将买卖一股脑儿分给了坚持原价的信忠和罗家镖局。

    一时间,这两家镖局生意火爆忙的不可开交,一时间平顶山、三门峡、焦作、南阳等地大量赋闲的镖师、伙计都涌向了洛阳码头,为信忠和罗家打短工。

    四大商行的财东们念及他们做事厚道、利润摊薄,每每结账都会给与一笔银子作为奖励,双方合作融洽、关系牢固。

    这样的“蝴蝶效应”使郭盖和姚振文始料未及,本想着为自家镖局乃至同行增加利润,不成想为了他人做嫁衣。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是平衡生意好坏的一杆秤。四大商行的集体倒戈相当于联手封杀了自己,甚至有些小镖局私下里将镖利恢复原价。

    作为本次涨价行动的发起人,若是朝令夕改、左右摇摆,只在镖行和商界会失去威信。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几个人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布置,决定撒下一张巨大的网,将那帮子与自己做对的商行和镖局制造一些麻烦。

    4、连环索套

    这天夜里,一辆马车进了满城。满城里居住的都是满清贵族,他们占据了丽景门里绝佳的位置,城垣高厚,月城宏阔,气势磅礴。

    满清实行“满人国养”政策,“满汉各安,不相扰害”,满城里居住的都是八旗兵及其家属。说是八旗精兵,其实早已腐化,他们养尊处优、高人一等。

    满城里的八旗兵享受朝廷丰厚“钱粮制度”的各项待遇,一个“马甲兵”每月支饷银二两,连同“色米银”、“马干银”等补贴,每年可领饷银四十两,米二十石,盐一大包。

    八旗佐领一般兼任地方监军,也就是监督地方行政和军事长官。可谓是一方诸侯一般为所欲为,地方长官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照朝廷规定,满城将军和副都统都不许从事各项生产,不许对外通婚,不许离城十里地。而洛阳的这位满城的一二把手却违背了规制。

    除了有区隔汉人单独居住的满城,同时在乡下占有良田封地。这些还不够,他们还要插手当地的“娱乐行业”,比如烟馆、赌场、青楼妓院、茶楼酒肆等等。

    带领和姚振武秘密谒见满城副都统的人,是洛阳城大名鼎鼎的强四爷。

    强四爷是驻马店人,在洛阳城混了三十年。如果说雷一诺是所谓“白道”领袖,那么强四爷无疑就是“黑道”瓢把子。

    会党之祸不仅危机满清政权,更是祸国殃民。长毛、捻军、白莲教、小刀会、黄号军都是朝廷水火不容的会党,强四爷深知这一点的利害关系。一是投靠了当地满城将军和副都统,二是没有任何的名万和口号,没有固定的聚会场所,对外一律籍籍无名,即使是垄断了当地风月买卖。每个场所的招牌和名号都不一样,不懂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幕后的东家是一个人,真正的靠山是这位满人贵族。

    这位都统副将便是满人贵族舒穆禄丹,舒穆禄是女真最古老的望族显姓,萧太后皇族一脉,契丹人之后。

    强四爷先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