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卷 盛世卷 第四十六节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3/4页)  中华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让这一代人作牺牲,来换取下一代人的美好生活,这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陛下,这样万万不可

    首先,任何一所官方学校,都是政府多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投资的积累。如果讲“产业化”,这些积累就是投资的资本,就象一座工厂,资本应该有回报。对学校投资的回报应该通过不断收取学费而逐渐获得,这些收入应该上缴国家财政、而且还应该缴税。

    学费收入规模巨大,涉及到中国的家家户户,可是,目前我国竟没有一项有关收取学费方面的法律。所以,收取学费缺少法律基础。而且,目前对学费的收入和使用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机构核查。很容易落到某些人的腰包里面,国家人民一无所得,只是便宜了某些人而已

    再次,对于接受教育的一方而言,由于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学费已经成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子女接受正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屏障。

    从而就有可能造成贫者更贫、穷者更穷的恶性结果。这是不公平的和不合理的,是社会文明某种程度的倒退。另外,对于校长而言,只要其在任内收取了足够多的学费——支付教职员工的奖金和补助、购买教学设备和仪器、兴建校舍等,其就有一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我想不出来,这样的校长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制度的竞争,而教育质量的竞争则是其核心。看一看目前的中国学校,有多少校长、主任、教师真心实意地关心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他们至多不过是希望并努力使学生们考个“高分”罢了。照这样下去

    还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吗?呜呼。中国地悲哀!的悲哀!

    就我国地国情而言。政府教育的“产业化”,势必造成教育的根基——官方学校——的“牟利化”,同时造成学校校长、主任的“官僚资本家化”和“官位化”。这与教育的无牟利性、追求科学性、自由开放性、民主性和不断进步性根本对立,这样的后果是极其严重地。”

    赵刚听了这些话,心潮起伏,当年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扩大招生规模和收取学费的措施。正在使中国的教育步入另一个误区:刚摆脱传统僵化的单一模式而又进入追求经济利益的畸形。昂贵的学费使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这些家庭“望学生畏”,从而有可能导致这一阶层的更加贫困。通过大规模扩招引致教育消费,从而试图拉动内需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短视的和片面的。

    如前所述,中国地百姓在其子女高中和高中的教育投入惊人。中国的普通百姓,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子女地培养,投入是何等巨大、牺牲又是何等巨大!为了孩子的学业,许多低收入家庭或贫困家庭举债度日,生活艰难。

    如果再计算中国家庭对子女在小学、初中的教育支出。恐怕这些人一辈子的积蓄就剩不了多少了?在这样的教育投资的巨大压力下,中国的百姓还有多少人会肆无忌惮地全方面消费、从而强劲拉动经济的增长?出于对子女长期教育投资的压力的考虑以及其它原因,中国普通居民的储蓄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如果当年,能够少缴那么多学费的话。赵刚也不用冒险穿越了,现在穿越的风险太大了。不过既然穿越成功,赵刚自然不想让这种错误继续下去。见赵刚不说话,周昌雄还以为赵刚不同意自己的想法。就横下心大声说道:

    “如果一定要实行的话,请将我先撤掉,那样我不在其位,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赵刚大笑,说道:

    “周部长不要生气,我以为你赞同教育产业化,所以试一下。既然你不是教育产业化的人,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办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