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 遇太鸾二郎挥桨(第5/6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留下买路钱。”

    太鸾一听,坏了,遇着了强盗。难道一个堂堂大将军,要命伤几个小毛贼手中?

    他不甘心,强忍巨痛,挥刀而来,那些毛贼只用些棍棒抵挡,哪里能是他的敌手?只是几下,他们就被太鸾用刀击倒。

    太鸾正要取他们性命,为首的赶紧率众跪下。

    “将军,饶命,莫伤我等性命,且听我等分辨。”

    太鸾喝道:“不伤你等性命?说,你等是哪里人,竟敢作此营生?”

    “将军,我等本是朝歌人,因为当朝大王昏庸无度,用童男姹女炼制丹丸,在朝歌城已安不下家,我们不得而已举家出逃,困在此处多天,将军,现在我们是没有一点吃的了,夫人,孩子已是饿得奄奄一息,看到将军伏马经过,后背流血,不得已作此营生,以为可取马为夫人和孩子充饥。啊,实在是不敢伤害将军性命的。”

    为首的那人哭泣而述,他又转过去让夫人把孩子抱出,太鸾看那孩子十来岁,口已皲裂,眼也无神,确是已经饿的不行,而那夫人亦已是面色苍白,走路摇摇晃晃。

    英雄人物最是侠肝义胆,这样的情景,激起了太鸾的英雄虎胆心。

    他就示意那人,扶着自己下马,那人见他没有责怪,也就胆颤心惊的来到他跟前,小心的把他托扶下马,战马是气喘嘘嘘,站立不稳。

    太鸾看一眼它,就忍不住流下了英雄泪,他扶着战马,不住徘徊,只是一会儿,他已再也无法站定,泪水就如决堤一般,直串而下,拭抹了后他忽举起手中刀,略移动了一下就对准了战马。道:“尔等拿盆罐来。”

    众人皆惊怕,后退不止,跪倒在地,连呼:“将军饶命,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将军。”

    太鸾不再语,一刀砍向了马脖,马倒了,他也与那马匹一样,轰然而倒,这时候,泪水顺着腮帮不住向下淌,他也再顾不得阻止。

    众人齐呼,道:“将军,你是真英雄也,大恩大德,小民是没齿难忘。”

    民众围上前来,有去扶太鸾进山洞,有忙着取马血喂孩子,也有取锅煮马肉。

    人生在世,讲究就是一个义字,太鸾将军的行动,对这等民众来说何异重生,呵呵,真就是重生父母,恩重如山。

    因而,他们对太鸾是恭恭敬敬,将他移至后面山洞疗养,也有略知医术的小民,上山取那草药,敷与太鸾的剑伤处。

    几日后,太鸾的伤势稍好一点,便教一些捕猎的技巧与这新进的山民,这些从朝歌城来的民人,终于学会了山间的捕食方法。马肉吃完了,太鸾就带着他们布猎,捕获了野猪,野鹿,帮着他们渡过了眼前的困难。

    那个病重的夫人挺过来了,孩子却终究没挺住,大家都很伤心,更是痛恨昏纣王。

    太鸾伤好了些后,时时都想着回三山关,却苦于路途遥远,没脚力可代替,就一直隐忍。

    这天,他感到身体已完全复原了,就坚持要走,带上大刀告辞众人下山,那头领相送,将至山下。在那个头领为太鸾没有马匹而内疚的时候,恰逢蝉玉与二郎经过。

    婵玉是一袭青衣,看着稍显单薄,这是二郎母亲的便装,华姑藏在箱里一直舍不得穿,婵玉衣盔破了,没有好穿,她就拿了出来,送于婵玉。

    婵玉和二郎经过,太鸾从背影看不出她来。

    那头领就对他说道:“将军,他们两个人,一个骑来一个走,总是慢了,此去三山关路途遥远,单靠双腿要走到哪一天?我们何不借他们马匹一用?”

    太鸾尚不及细看,只是问,“怎么借?他们又怎么走?”

    “将军,好言好语他们岂能借,借了又到哪里找他们还?不如还是强取了。”

    “不能,此不是抢吗?这叫强盗,啊,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