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 遇太鸾二郎挥桨(第4/6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脸面红润,稍显粗壮些。二人的面貌虽有此差别,心却都很细,武功都很强。

    婵玉动了心思,就有心想着把二郎带到前线去,让他和李大公子比较一番,今后或可留下些功名,也可封侯拜王。呵呵,这对华姑将是最好的交代,也是对他们救命之恩的最好报答。

    有了此缘由,他们上路后,在行进的路途上,蝉玉忍不住先开口,对二郎说了一些感激和关怀的话。

    “二郎,谢谢你们母子这么多天的照顾,到了三山关,我会让父亲报答你的。”

    二郎的情绪被蝉玉调动起来,说起话来也就滔滔不绝,天南海北的,他说个不停。

    “婵玉小姐,谈什么报答,这是我应该做的,若要想谈报答,在我不知道你的身份以前,或许是不会出手相救,啊,我不是那势利的人,尧舜有语,仁,让,礼,义,皆为民之本,施恩不图报才是真正的美德。”

    第一次看到二郎这么多话,比起他这二十多天来讲的话加起来还要多,这就引起了蝉玉的兴趣。

    “啊,他不是肯讲话的人。看来,还须引导他才能多讲。”她就顺着他的话说:“二郎,尧舜的典故你也知道呀,有哪些呀,说来听听。”

    见路途上没有他事,也为了分散婵玉思家的念头,二郎就讲了尧舜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蝉玉可是从没有听过,什么娥皇女英,还有那湘妃斑竹泪,这可多是山海经里的一些旧事。

    蝉玉笑着插话说:“我以为你不肯讲话,是不会讲,没话讲,没想到你的肚子里还有这么多的神话,真是了不起。”

    “啊,这都是我小时候,母亲讲给我听的,小姐要不喜欢听,我就不讲了。”

    二郎嘎然而止。蝉玉央求道:“二郎,你不要停,我喜欢听,再讲,再讲,我喜欢听,再也不打岔了。”

    蝉玉骑马,二郎尾随,两个人不紧不慢,一路上说说笑笑,向着南方走,战马被饿狼咬中了腿,伤势也是刚好,走起来路不是很快,当然,蝉玉若不是身体虚,也舍不得骑它。

    这日,他们来到了一座高山前,此山乃是泗水流域的一座名山,叫做灵山,距三山关还有八百里的路程。

    到了此山前,因是路甚难走,婵玉又心疼马伤,本想下来陪二郎步行,二郎不让,要她骑坐在马上,让他牵着走。婵玉拗不过,就半斜在马背上,围着曲折的山路任他牵行。

    刚转过一山头,身后忽传来一声喝:“前面骑马的,不要走了,借你马匹一用,他日再加倍还你。”

    紧接着,还有一些人在嘀咕,“是呀,这样的好马,就应留于将军骑才是。”

    啊,好熟悉呀,听这声音,蝉玉就调转头看,然而,她尚来不及应腔,二郎就已迎了过去。

    “呵呵,来了断路的,小姐,你不要怕,有我在这里,谅这几小毛贼还能对付。”

    不待婵玉回答声,二郎就向喊话的那人奔过去。

    “强盗,想拦小爷的道,也不问一问我手里的桨答应吗?”

    “啊,你误会了,我只是想借。”

    “什么借?何时还?在光天化日之下明取,这是抢,强盗,啊,不要多说,来吧。”

    两下里语言不合,必然是刀枪相对,正在他们僵持不下时,婵玉喊停了他,“二郎住手,那是太鸾叔叔。”

    各位,太鸾怎么做起了强盗,这里也有话要分讲。

    那日一战,太鸾的后背被姚元扫了一下,他受了伤,一提座下马向着东北就串了下来,姚元看他要跑,就与手下偏将秦方追赶了一程。

    太鸾纵马狂奔,沿岔路甩掉了二将,战马将他引到灵山脚下,太鸾负痛,在马背上正是疼痛难忍之际,忽从路旁冲出数人,高喊唱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