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3 章(第3/4页)  这个农场挺靠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家庭暴力啊!你们再这样下去我一定要拨打焦点访谈电话举报你们啊!”

    庄园里忽然传出一阵惨叫声,可怜的杜飞终于在时隔二十年之后,再度落入了爷爷和大哥的魔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家乡

    更新时间2013-12-2 21:40:14  字数:3512

    “哎呦,哎呦,哥不带你这样的啊?你看看我一身伤,你还带我来YZ市区,万一跳出个仇人啥的。我不就玩完了吗?”

    杜飞极其无语的跟着杜天龙,兄弟两人穿着普通的休闲装,漫步走在YZ市区的一条古色古香的大街上。

    YZ,地处JS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S市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唐代YZ是东南地区的最大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jiāo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YZ现在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YZ是一座具有249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春秋吴王夫差筑城以后,古代YZ几度盛衰,是中国古代水陆jiāo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

    YZ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YZ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几度繁荣,积淀了厚重璀璨的YZ文化。文学创作、艺术建树、学术研究、文物积累、工艺制作等,是YZ人的自豪,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大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曾在YZ为官、游访,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杜牧等曾先后在YZ生活。康乾时期,以郑燮、金农、李方膺、罗聘等为代表的"YZ八怪"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清代形成的YZ戏曲、评话、书院、雕版印刷、修志、藏书等颇为兴盛,成为YZ文化的象征。

    YZ文化的颂歌,声音极为响亮的是清代汪中的《广陵对》。他历数2000年来YZ忠臣烈士的事迹,文学道艺的人才,孝子贞fù的行为,名人学者的著述,如数家珍,总体说是“异人间出,邦家之光”。

    YZ文化最为奋发、最具强势的时代是在唐代。“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还有“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YZ的物质文明是YZ人亲手创造的,可以想见当日YZ人走在月明桥上必然高视阔步,一脸的豪迈气象。YZ人写的《春江花月夜》,眼睛里看到的是大江瀚海、明月星光、长飞鸿雁、潜跃鱼龙,视通万里的同时,思考的是人生宇宙。后代人从唐人的吟哦里,读出了磅礴、恢宏、壮阔和大气,读出了唐代YZ人人与自然的谐和,读出了智慧与灵xìng,YZ不仅是YZ人的YZ,也是天下人的YZ。书生到了YZ,反思于“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于是意气风发,别有他图;失意人到了YZ,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城市风貌使他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当年YZ到处闪耀着希望的火苗,到处擂响着人生奋进的战鼓。后人模仿唐诗,写来写去总是不像,秘密没有别的,因为时代缺少大唐气象,城市缺少唐代YZ的那种文化精神,一切模仿的努力只是徒然。

    杜飞还记得这种城市,YZ不像BJ或者SH那些因为现代的腐蚀,彻底失去自己古老味道的城市。YZ不论什么时候都保持着过去的味道,以一种近乎于固执的态度保留着古老的记忆,即使离开这里已经十几年,杜飞依旧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熟悉的味道,仿佛自己根本没有离开这里一样。

    YZ菜以“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大煮干丝则充分体现了淮扬菜的刀功,“三套鸭”则将菜鸽藏于野鸭腹中,再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