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天下百姓。”
随着赵昺的解说,杨淑妃脸上惊讶的表情已经愈来愈盛。
“此举听起来固然很好,可是就怕将来朝廷耗费的钱粮也不少。”
得,咱们的太后灵台的确还是清明的。
赵昺的面上却已经露出了笑容:“朝廷在战时期间,帮将士们传递家书,自然是免费。但以后用之于天下人,则可以向他们收费。希望朝廷帮助传递书信的人,只要在当地买一个凭证,朝廷就可以帮他做这件事。大哥说了,这个凭证可以叫做邮票,由朝廷来印制,我大宋的百姓买一枚邮票只需要八文钱,每一封信,用一枚邮票。”
听完了赵昺的解说,不但是杨淑妃,就是屋子里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
在看了官家一眼之后,杨淑妃禁不住喃喃语道:“这会不会很麻烦?”
边上的吉安已经忍不住在心里暗叹:哪就是个喜欢来事的主,只要他觉得能做到的,哪里会顾忌什么麻烦不麻烦,太后您还是对他不够了解啊。
赵昺则立即将宽慰奉上:“母后,这也就是一开始要花点朝廷的钱粮,真正用起来了,就用不着朝廷再花钱,并不麻烦。不仅如此,此举在将来,还会使天下之人又多了一种营生。”
杨淑妃沉默了下来。
她当然知道,过去的大宋,无论是在官府、还是民间,下人跑腿也好,指使差役也罢,甚至是专门雇人,都有在各地传递书信的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经常采用的。而今日赵昺所说的,则完全不同,因为仅仅是凭想像,她也可以预见到,将来这所惠及的,真正是所有的百姓。
抬眼看了看赵昺,又看了一眼官家,杨淑妃忽然又露出了一个笑容:“昺儿,从今往后,你每月至少要给宫中来三封信。”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