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并不畏惧攻城,就像他当年曾力克刘师勇守卫的常州城。但当灵璧拖住了他大军的脚步,使得己方丧失了南下的突然性,并且攻城还遭受了出乎预料的损失后,他就不能不重新考虑原先的计划了。
这时候,“打援”就成为他的选择。
只要击破援军,无论灵璧是否难以攻下,它终将在围困中陷落。并且围点打援不仅更能发挥蒙古骑兵野战的长处,同样能重创东南的宋军,以后仍可以继续南下。
只不过这样做并不符合忽必烈当初的愿望,所以伯颜的心中有着些许的迟疑。但是,和董士选的对答最终让他定下了决心。
伯颜随后除拟了一道密奏报往了大都,同时向所有将领下达了一个简短的指令
“筑围,困城。”
攻城方在这时代外围所筑的高垒,既可以阻止守城方弃城逃窜,同时也起到隔绝城内守军与可能到来援军呼应的作用。
伯颜已经在为即将的打援做准备,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有人正到处找他。
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放弃了守城战,不过可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抗战后期的衡阳保卫战,是二战期间少有的坚持了四十多天的城市保卫战之一。当时的中国一万七千守军只有少量的火炮,对抗的是拥有重炮的十万日军。双方的力量悬殊之大,可想而知。
日本人在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攻城之后,就再也打不动了。而守军所凭借的,主要就是手榴弹。
所以在书中所处的时代,如果真有手榴弹,只要有顽强意志,守下来并不是多大问题。
二战中最著名的城市保卫战,当属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保卫战,不过衡阳保卫战的可贵之处,是它与前两者相比,完全没有来援。从这个角度说,它略有点遗憾的结局,责任并不在当时的军人,而是上层了,否则必将成为极其经典的战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