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章 松江行规(第3/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来的章程之后,却发现在有些方面,这些“小民”订得比朝廷还要细致。

    就拿徐大老爷曾当众人面提到的“往盐里掺沙”来说,这在过去真不是没有,但“灶户”们则认为,往盐里“掺沙”的,并非就一定是“灶户”,而是还有贩盐的人,甚至是一些商户。“老爷”您怎么能把板子全打到咱灶户头上捏

    故此,这些“灶户”共同细致地、甚至可以说是条理入微地列清楚了在盐的制作、贩运、销售等诸环节上的责任,最后归结为一条:

    “谁逾规,抄谁的家,通晓天下,从此把他赶出这行,永世不得再入。”

    这样的规定,朝廷当然乐得照行。

    “官家就此认为,在朝廷的律法上,不能说全部,但有些大可让民自己来定。如此,这些律法不仅让各地官员遇到相关之事有据可依,且也符合民情,更让天下之人无话可言。”

    听了陆夫子的所言,冉安国晃了晃自己的脑袋。

    好么,“法令”或“法度”向为“国之重器”,就这样轻易“授”民了。

    “陆相,虽说是如此,小民定法,粗鄙尚且不论,疏漏恐更远甚。”他说道。

    陆秀夫则淡淡地回应:

    “不错,这就是官家下此诏的用意了。对民所立之法,朝廷自当进行必要的审核和修缮。且即使眼下朝廷通过了,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仍需再度修缮。而在此期间,朝廷所要做的事,就是多方留意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他看向了夏士林:“官家的圣意,就是把这个察访的职责,以后交给御史台了。”

    夏士林躬了躬身,肃然回道:“臣遵旨。”

    粮食一事风波过后,杨亮节的职位虽然保住了,可他也不得不“闭门思过”,现在实际掌管御史台的,就是夏士林。

    当陆秀夫交代完陛下的旨意后,他又单独留下了徐宗仁。

    徐宗仁是陛下在潜邸时“赞读”,对他这个人,陆秀夫其实一直非常重视。

    在两人重新落座之后,他开口说道:

    “求心,陛下此举的目的”

    不等他说完,徐宗仁已经简洁地作了回答:

    “仍是为了他的依法治国。”

    闻言,陆秀夫笑了笑,他再度看向了徐宗仁。

    “求心,陛下交给我此诏时曾还有言,民处其下是为阴,堂庙居上是为阳,阴阳相调方为和,此即为中和。行之于律法上,就是也要上下相和。这是你教他的”

    你徐大尚书最喜欢讲“国之纲纪”,那么某人的法治观念是不是你灌输给他的呢甚至,那个更神秘的“背后之人”,你是否也有嫌疑

    徐宗仁一怔。

    当他再看向陆秀夫时,陆秀夫已经转过脸去了。

    ---------

    非常抱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