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心里,他一是想在宋代原有的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个县学小学、郡学中学到太学大学的三级国民教育体系。并且他自我评估还认为,这并非不可能,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口并不多。而他为此所定的第一步,就是从孩子做起,让行朝的所有孩子都入学。
他已经在琼州和流求设立了学校,但他认为,这只是开始。这个时代学习文化知识的难度很大,不把汉字注音、字典、标点符号弄出来,他的计划就难以实施下去。只有具备了这些学习工具,才能真正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
其次,他更准备在条件具备的时候,适当地改造一下科举制。后世的人都知道,科举制有弊病。但从选拔人才的角度上讲,以考试为标准,依然是最佳选择,因为你找不出一个普遍意义上更公平的制度。
东的计划,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就是:放弃三级淘汰制,改为采用后世的小学、中学的两级合格制,只有在进入最高一级学府太学时,实行淘汰制。
但要做到这些,教学的标准化就成为必须。没有标准,你又如何能实行合格制如此,设定一些教学和学习的目标,编写必要的“全国性的统编教材”,就成为预先一定要完成的工作。
东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在这个时代不仅有着完备的资料,而且还有着杰出的人才。只不过真要达到目的,他还需要无耻地忽悠一下国学院的夫子们。
望着帝国的“书痴”谢大侠,帝国陛下的脸上,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
向书友们交代一下:
这本书作为尝试,其实写的有很多缺陷,兄弟们关注,在下十分汗颜。
这部书暂定为四部,不会太长,虽然没必要信誓旦旦到“为人一诺,理当千金”的程度,但在下还是能保证:不会太监,尽量在明年底写完。
在下不好意思的是,本来没准备这样写,但写着写着,就写成这样,也只好顺下去了,所以慢了点。兄弟们见谅。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