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汗位之途 三(第3/4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余玠,带着十年收复全川之地的目标,“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地,还之朝廷”,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在这其中,播州冉璡、冉璞兄弟起了重要作用。

    余玠入川后认为,“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于是就设立了招贤馆。冉氏兄弟听说后跑来,“居数月,无所言”。这两人混了几个月,觉得不掏点东西说不过去了,于是单独请见余玠。

    “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以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冉氏兄弟说:“咱兄弟吃您的、喝您的,啥事也不干,让您被人看笑话了,但咱们也是想给你一些和别人不同的见解。从眼前的西蜀形势考虑,关键是在迁合州城吧”

    余玠闻言大喜,拉着两人的手:“俺一直有这个感觉,只是不知道该咋办而已啊。”

    这两人就又说道:“蜀口之地要讲险要,没有超过钓鱼山的,如果合州迁到哪里,再派上合适的兄弟屯粮坚守,它远胜十万大军。成都平原是守不住的啊。”

    余玠随后就上奏朝廷任命这两兄弟全权负责此事,但所有人均反对,“命下,一府皆喧然同辞以为不可”。

    “玠怒曰: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玠独坐之,诸君无预也。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

    余玠很有魄力,他怒斥众人:“钓鱼城建成,蜀安,不成,责任我来担。”在他的坚持下,最终修筑了以钓鱼城为核心的十余个山城堡垒,这些城堡均依山设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既做为各地的官署,又能屯兵聚粮,互为声援,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

    但余玠的强势,却使他得罪了当地的权贵,云顶山统制姚世安勾结当时的丞相谢方叔等人,造谣中伤余玠。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理宗召余玠回朝,余玠闻此消息十分不安,七月,突然死去,也有人说是服毒而亡。川民闻听莫不像失去父母。“宝祐元年,闻有召命,愈不自安,一夕暴下卒,或谓仰药死。蜀之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

    我们的帝国总是干这样自毁长城的鸟事。但余玠的心态,实际上是反映了岳飞的遭遇,给帝国武将带来的阴影。

    钓鱼城之战,从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开始,打了半年。蒙古军屡攻不下,期间蒙哥暴跳如雷,但就是拿这个小小的山城无可奈何。

    而钓鱼城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指挥下,不仅击退了蒙古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还于某日将两尾鲜鱼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的蒙古军,并投书称,即使再守10年,蒙古军也无法攻下此城。

    横扫欧亚大陆、骄横的蒙古将领不忍其愤,坚持强攻坚城。但大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后期又值酷暑季节,军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元史载,蒙哥于六月患了病,七月死于城下。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后续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兀良合台一路,这时已经攻至潭州今长沙城下。蒙哥的失败,使得三路会师的计划落空,宋帝国就此又延长了20年之久。

    其次,它使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了下来。1252年,蒙哥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等地,并准备向埃及进军。埃及闻讯,举国震恐,倾全国之兵欲与蒙古军决战于巴勒斯坦。但在获悉蒙哥死讯之后,旭烈兀只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自己率大军东还。结果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