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逐渐铺开的战场1(第3/4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位,但是麴义事实上承担了太守的各项职责。

    反正现在的五原郡基本上都是与军队相关的事务,麴义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足以承担。

    而这上郡……看到上郡太守的名字时,李书实很是有种想要以头抢地的冲动。

    杜畿,杜伯侯。

    这位老兄在三国演义当中并不是很出彩,但是却是非常出色的一位能吏,在河东担任太守长达十六年,期间各种大风大浪历经无数,却最终能够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为曹艹征战西北和汉中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支援,这份本事即使是在能人辈出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也足以堪称出类拔萃,而且其“惠以康民”的施政理念更是堪称楷模。

    当然,虽然说了这么多称赞他的话,但是很悲催的是,比起这位老兄孙子的大名,这些勤勤恳恳的功劳所带来的名声就变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杜畿的孙子是谁这么厉害啊?

    答曰:就是那位和我们的关二爷齐名喜欢《左转》甚至到了痴迷程度的杜预杜元凯。

    杜预这位伐吴名将到底多厉害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度娘进行深入交流,唯一题外话的一句是:从杜预的各种遭遇你就能看到,司马炎如果不是因为做了晋朝的统一皇帝,他的个人评价绝对会下降一大截,这位皇帝完全和清朝的乾隆有一拼——看着国家真是最为鼎盛之时,但是却也是由盛转衰的关节点,甚至可以说他们后代的那些屈辱史基本上都能找到他们身上。

    杜畿原本是在京兆郑县做县令,说起来他做这个郑县县令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说是这郑县的前任县令是个比李书实还要不称职的家伙,不但政绩不佳,而且还积压了大量的案件不作为,在监牢之中更是关了百来号人眼巴巴等着审理,要知道这可是京兆下辖的地方啊,虽说东汉时期的京兆的地位已经远远无法与西汉时相比,但是也还算得上京畿重地,放到现在那就相当于上海市的一个区委书记+区法院、检察院院长整天光喝酒不做事,成天出入夜总会happy,估计早就要被河蟹大人的铁钳制裁了。

    这位极品的前任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因为十常侍以及卖官鬻爵这种风潮的存在,你实在是无法保证那些基层官僚体系的纯洁度,而且越是富庶地区越是如此。

    结果杜畿一到任,就好像张飞巡查耒阳时的庞统一般,虽然没有半曰解决那般夸张,但是杜畿却也是亲力亲为跑上跑下,用了并不算长的时间就将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

    顺便一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庞统将前后两任郑县县令的风采表演了一个遍,而历史上庞统可是因为在耒阳百般怠慢而政绩不佳导致丢官,如果不是鲁肃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估计一代凤雏便会就此埋没。所以说很怀疑老罗的三国演义庞统的这段情节是收了杜畿事迹的影响。

    所以说之所以曹魏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除了那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和政策之外,如同杜畿这样勤勤恳恳且能力出众的地方官员绝对是其能够让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迅速恢复并逐渐拥有对吴蜀两国拥有压倒姓的国力优势的重要原因。

    说了这么多杜畿的好之后,就让我们说一说李书实看到这个名字后想要以头抢地的原因吧。

    因为……这哥们不知道是对李书实不太感冒还是对卢植太过感冒,听闻卢植应召上京的决定,将手上的政事都交代完毕,便一溜烟轻车简从的来到了卢植身边,看架势是要生死相随了,或许在杜畿看来那长安可是绝对的龙潭虎穴,卢植老爷子一不注意可是会折在里面。

    杜畿虽然是个孝子,但是因为并非出身世家豪强,所以没有举孝廉的机会,甚至直到二十岁的时候才被任命为京兆尹的功曹,而之前所说的郑县县令,也不过是因为前任县令离职后的临时代理而已,也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