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1/3页)  寒剑出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静的曲江池偏东边沿上,泊着一只雅致的“七板子”,看似有局促狭窄之感,但那柔腻雕镂的窗格,红蓝交辉的玻璃,密而不乱的花纹,以及舱前舱后甲板上方别具风格的半圆流漓瓦方,颜色怡人的嫩绿色扶手栏杆,也显得舒适清隽。

    灯彩早已点起来,一串四五个,照得舱前一片通亮。在这月明星稀的晚上,在这人少声稀的清幽地方,真是陶情自乐的好时机。然而此时听到的只有悲壮的烈曲,深沉和缓的哀思之乐,以及那空有抱负的嗟叹楚调。

    舱前坐着一位颇有几分姿色的歌女,她外披红装,内衬翠衣,淡蓝的衣裙就像天工妙手将和朗无云的天然之色巧夺下来,看上一眼也会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此歌女正入神地弹着楚汉名曲《十面埋伏》。但闻那不断拨动的琵琶音韵,时而高昂,催人奋发;时而低缓,感情细腻;时而奔放,金鼓齐鸣,心血沸腾,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漫曲想象中的垓下战场上!

    歌女旁静坐着一位神情激动肌肉紧蓬的白衣俊士,他业已陶醉在这至刚至柔的乐曲之中。无人能了解他此时的心情,无人能体会他听曲的动机,他,一个活脱脱的人,似乎已经全然失去知觉,在茫茫的音乐之海中翱游了。

    曲子在歌女的娴熟的指间完了,白衣俊士却仍旧安然地坐在那里茫视痴想着什么。歌女见状,习惯性地轻放下琵琶,莲足小步飘到白衣俊士背后,无骨白晰玉手轻轻地在他两肩上下游动,柔声道:“公子今夜因何闷闷不乐,可否说出来,好让妾身为您分解忧愁?”

    白衣俊士恍然觉醒,淡然道:“姑娘有心了,在下是江湖浪人,游侠四海,早已过惯奔波流浪的风尘生活,泰然处世,笑看风云,哪有忧愁的所在?”

    歌女道:“不,公子!妾身虽不像公子那样是行侠仗义之士,但妾身对江湖之事也看得明了,哪些是强豪刁逵,欺压百姓,使得民众但闻风声鹤唳就心惊胆寒四处涣散;哪些是英雄好汉,为民伸冤报仇做好事,妾身都心中有数。”

    “那姑娘以为在下是哪种人?”

    “妾身第一眼见到公子就敢断定公子是个好人。”

    “哦,何以见得?”

    “妾身从公子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公子的眼神充满着无限的忧国忧民之情,心中韵含着无尽的哀思,可以看出公子的心是与我朝命运相牵连在一起的。公子以为否?”

    白衣俊士立身负手踱步沉吟道:“是呀,姑娘明眼聪慧,在下倒没什么可隐瞒的。看当今朝廷腐败无能,重臣当政,谋夺我朝江山,君王无为,惜矣!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当今恰如其反,国家能不断送他人之手而走向灭亡吗?‘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意如此!”言至此,扶栏杆而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顿,又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声凄楚感人,摇憾人心。

    琵琶歌女深为白衣俊士那满腔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她徐步靠近白衣俊士,倚伴柔而不娇的说道:“公子是妾身认识的人当中最值得敬佩之人,今宵听公子一席话,令妾身受益菲浅,感悟极深。要是公子常来此地与妾身作伴,妾身纵然不久便死去也心满意足今生无怨矣!”

    “姑娘快别这样说。能与姑娘相识,在下深感荣幸,姑娘是世间难得的好女子,若为人妇,则定然是良妻贤母。在下只不过是闯荡江湖的浪子,除了见闻广些,别无他长,哪像姑娘弹得一手好器乐,琵琶七弦琴,无不倾倒四座,名扬天下,姑娘真是人间少有的英才呀!”

    “公子取笑妾身了。公子还想听什么曲子?妾身为您弹来。”

    “如果姑娘不嫌累,那就有劳姑娘再来一曲《高山流水》,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