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第1/4页)  西风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

    老人一直惦记着牛娃的事情,就明察暗访,没过多长时间,事情就有了眉目。

    距离翠竹山至少有五十里开外,有一个村庄,叫张家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村子外有一条河,呈半圆形绕村而过,而且村子里的人家大都姓张,所以这个村子就叫张家湾,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户主就姓张,人很老实本分,家里一大帮孩子,种地为生。自古以来,农民都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能吃上饭,风不调雨不顺,就要饿肚子,总之,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老人向老张提出,把牛娃寄养在他家,因为老张家孩子多,热闹,牛娃好能快点学说话。可以让牛娃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计,不过,不许累到他,还有,绝对不能歧视他,欺负他,老张是满口答应,凭什么呀?有银子呀!对于生活艰辛的老张来说,这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就是给孩子提供个吃住吗?家里这么多孩子,再多一个也无妨!

    有了吃住的地儿,下一件事就是读书。其实老人事先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张家湾就有一个私塾,由一位读书人所开,这位教书的张先生饱读诗书,一心要考取功名,却没有结果,为了生计,只好在村子里开个私塾,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收一些粮食作学费,也就能勉强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而已。

    看到牛娃都已经十二岁了,而且连话都不会说,张先生整个傻眼了,这样的孩子怎么教啊?在农村,一般来说,农家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会送到私塾读书,读书时间长短一般看家庭经济状况,像牛娃这么大的孩子,早就帮父母做农活了,很少有读书的。

    看到张先生面露为难之色,老人也不啰嗦,掏出银子放在桌子上,先生又一次傻眼了,天哪!一般来说,庄户人交学费都是拿粮食来顶,贫苦人家哪儿来的银子呢?所以,张先生一见眼前这位气势威猛老人的豪爽气派,立马折服!

    读书人虽然读的是圣贤书,但是饥饿的时候也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更何况是银子呢!唐朝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体现了李白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境界,但是,对于落魄的读书人来说,那只是梦想而已,还是要面对现实的。

    不过,张先生有言在先,自己只负责教书,至于牛娃能不能学会,学成什么效果,这个保证不了。

    老人点头同意,张先生只管尽心尽力就是,至于学习的效果,那只能看孩子的造化了。

    解决了两件重要的事情,老人是心情大好,吩咐哑哥弄几个好菜庆贺一下,哑哥乐颠颠地准备去了,牛娃跟着打下手,过了一段时候,菜相继都上来了,还有一坛子酒。

    老人将一大碗酒一饮而尽,喜笑颜开,自说自话:“太好了,我孙子找到寄宿的人家了,还能到私塾里读书,既可以学说话,还能读书认字,一举两得,哈哈!”。

    老人继续:“哑哥,你记着,每半个月接孩子回来一次,弄些好吃的,给他补补营养,还有换洗的衣服也给他准备好。”

    老人又饮了几碗酒,没别的,就是高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哎,我孙子要进学堂读书了,该有个名字才对啊!什么牛娃,这是什么破名字!以后不许再叫牛娃,难听死了!”谁叫了啊?就他叫了,哑哥叫得出来吗?看着哑哥迷惑的样子,老人醒悟过来,呵呵笑着自我解嘲。

    老人一只手搂过牛娃:“孩子,你姓战,该叫什么名字呢?古道西风瘦马,你就叫西风吧!战西风,战西风,哈哈哈,好名字!你是爷爷的孙子,就要有如此有气魄的名字,好!好!”

    战西风从此开始了寄宿的生活,老张夫妻倆一点都不敢怠慢西风,老张的孩子们和西风也很快就混到了一起,孩子喜欢和孩子一起玩。

    虽然西风每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