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 争夺(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俄国那未来可就不大乐观了——至少谭延闿不会把赌注放在不明确的德国人身上。

    谭延闿并非是十分自负之人,只是德国在他心中确实是有种隐隐约约的“疯狂感”,这和历史上的日本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联盟本质上是现有世界体系利益的受益者,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联盟是以挑战旧秩序的角色出现的,如果不是因为历史上的苏联太过强横,对于领土没有多少贪念的谭延闿是不大会理会国际政治纠纷的,最多是卖军火来发展本国工业。

    毕竟现在的中国在谭延闿看来是没有什么缺憾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国做为一个能够独立自主的国家比历史上的境遇要强的不止一倍。中国目前的困难是在国内,如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快速的由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工业国,以工业补贴农业平衡社会财富,而一战则是给了中国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谭延闿将手中的武器列表分类,像毒气弹之类只能对战场局部胜负产生作用的武器被列为一类。这样的武器第一次使用也许还有些震撼人心的效果,不过最多能够使一方在漫长的战线上做局部突破,不可能扭转战争局面,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有能力在对方第一次使用毒气弹之后很快的做出战线调整再次将战争拉回到胶着对峙的状态。

    第二类便是装甲车了,它不仅和毒气弹一样对普通士兵有着强大的震慑力,其本身可以在战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迅速带着步兵突破对方防线。假使装甲车的数量足够多,那一次战役下来将会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损失。谭延闿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一战战场上会出现二战的坦克大战——那会大大加快战争进程,尤其是以俄法德为主的地面战争进程会大大加快,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第三类便是以细菌武器为代表的战略级武器了,不过谭延闿只是严令进行秘密研究,武器设计已经搞出来了,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飞机这样的有力的投掷工具,这个时代的飞机即便有一定的投弹能力,也不足以显现出细菌武器的威力。

    像细菌武器目前谭延闿做到的也仅仅是研究,并且督促国务院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体系,而且军队内部的医疗体系更是要精益求精。谭延闿这么做倒不是怕别的国家向自己来使用细菌战术,而是因为他更害怕历史上那阵来无影去无踪,短时间内在全世界收割了几千万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据说比持续四年的一战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由于国土环境的原因人口分布极为不均匀,在谭延闿挤压地主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中,更是加剧了人口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如果一场瘟疫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爆发,那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西班牙流感之所以用西班牙来命名,除了西班牙第一个发出疫情通告之外,而且还死了八百万人,很难想象到时候在中国疫情爆发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病毒,并且开始分离不同的病毒,在这方面无疑谭延闿有着绝对的优势,事实上他只需要一个科研小组做“打手”,他完全可以用少量的精力来指挥他们来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可以轻易的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谭延闿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医学领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借用后世的说法“医生永远是铁饭碗,因为人总是要生病的”。医疗用品也是谋取大量利润的好产业,尤其是在战争中,士兵受伤如同家常便饭,从绷带到药品。不过在消炎药类产品中,谭延闿对青霉素并没有投入太多,在吉林绥芬河岸边的双城子,距离双城子还有三十公里远有一处军方严密控制的区域,在那里正在进行青霉素的研究和生产,只是现在的生产成本很高,就算谭延闿也要受到这个时代设备的限制,不能大量生产青霉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