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慑(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现在的农业水平又不允许这么做,并且大批的产业工人出现需要用订单来维持其生计,一旦市场冷却下来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失业,那中国国内情况将会再次紧张起来。而中小型辅助舰船的施工计划被谭延闿拖住,就是为了预防这种局面的出现——他不像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产业工人面临失业,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沈静虽然在外出访,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的内部建设,谭延闿可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中国的内部建设,而国务院已经制订了未来为期五年的发展规划,具体事务都是按部就班。事实上谭延闿虽然独裁但并不揽权,事事亲力亲为这可不是他的习惯,他所要做的便是手中握紧纪检监察的利剑来监督官员的行事作风。

    当然谭延闿最不会放松的便是教育,他坚信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可以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只要教育水平上去了一切政策才会得到更好的支持和运作。在发展教育上,谭延闿终于尝试将拉丁字母注音和简化字引入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因为害怕大面积普及会引起强力反弹,自从建国后简化字首先在军队内部实行,而拉丁字母注音在军队中采用则稍晚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两项举措先放在军队中试运行,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拉丁字母和简化字并不难,谭延闿完全可以掏出现成的方案,关键难就难在如何让人接受。这两项举措在军队内部实行的时候就曾遭遇过一定的抵制——原北洋陆军系统内不乏出身秀才,甚至是进士出身的也有几个,其它童生之类更是多得数不过来,他们都是受传统教育很深的人,都是玩毛笔比铅笔、钢笔还利索的主儿,对于在军队内部推行简体字他们就曾公开反对,只不过以军队需要为由被谭延闿以权威压制下去。

    在军队内谭延闿虽说不干预将领作战指挥,但是也是说一不二的人,就是如此还有人因为简体字而反对他,更不要说在社会公开推广使用简体字以代替繁体字了。也正是因为在军队中的实践才让敲醒了过分乐观的谭延闿——凡是触及文化传统的事情,就算事情再微不足道也足以给他造成一定的麻烦!

    简体字和拉丁字母注音在军队中经过五六年的普及之后,算是克服了当初遇到的种种困难,事实上沈静临行前建议谭延闿能够再等一两年,至少也要等他回来之后一起动手来推广这两项文字方面的改革。不过谭延闿还是决定在这个问题上走钢丝——谭延闿名下各级学校和名下产业的工人学校具体数目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他的第一步便是在这些学校中开始实行简体字和拉丁字母注音,而政府的策略是不主张继续使用繁体字,倡导简体字,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上的阻力。

    简体字和拉丁字母注音这两项文字措施在施行之后,社会上并没有像谭延闿心中预料的那样产生几大的抵制反应——军队中五六年的简体字实施措施所遇到的反对意见并不是完全来自军队内部,外界对此也是很关注,就算谭延闿对外宣称的是提高士兵文化素质,并不急于推行社会,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简体字和拉丁字母注音迟早会要走出军队,在社会上推广普及,取代繁体字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不过国内报纸上依然刊登了许多知名学者对施行简体字还是持批评态度,改组后的兴中党成为在野党的主力党派后,也抓住执政党这一饱受诟病的文字措施而在报纸上穷追猛打。不过谭延闿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帮“御用文人”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并且谭氏名下资产所有的报纸全部都开启了简体字版,并且随正版报纸免费赠送,还印发了简繁体字的对照辞典。

    可以说谭延闿所有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非常充分的,他本来觉得这只不过是一次口角之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争论迟早会像当初军队里遇到的那样消弭于无形之中,不过兴中党和其它党派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