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资源交换(第3/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收入的五成,若不是日本获得了三千五百万两的战争赔款和在朝鲜缴获了大量的陆军武器装备,这个军费数字恐怕会要重现1892年日本百分之四十比例的军费弄得国家财政捉襟见肘的状况。

    日本在军费开支上的巨幅增长,谭延闿和他的幕僚们也注意到了。虽然谭延闿不认为日本有能力在短期内在海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再次发动战争,但是他也希望能够利用日本的军费开支来刺激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们,让他们意识到战争并没有真正结束。

    “日本现在也是在虚张声势,在军费上这个弹丸小国毕竟还是有着先天性的劣势。尽管它现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朝鲜,但是想要让朝鲜的资源为日本所用,这还需要过列强那一关,只有在朝鲜的南部它才说话算数,在煤铁资源比较丰厚的北方,那里是各国列强的势力圈……父亲不用担心中日战争会在短期内再次爆发,当然中日之间必然还会有一战,不过这一战绝对不可能在四五年之内开打……”谭延闿自信满满的说到。

    谭钟麟已经将所有政务都交给了谭延闿,如果中日战争爆发首当其冲的还是北洋,这关系到自己个人荣辱的事情,任谭钟麟一直稳坐钓鱼台,还是心中不大放心,所以在得知谭延闿用自己的名义上书朝廷请速拨重建北洋水师军费和新建陆军军费的时候,他将儿子叫过来仔细的问清楚。

    “闿儿,这么说来你那道奏章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谭钟麟在听过谭延闿的解释后也放下心来。

    甲午战争使得一直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第一次认真的正视了它的恶邻,朝廷从上到下一下子从往日对日本的傲慢,变成了畏惧,由此甚至有些敬畏的感觉,将日本视为和西洋列强一般,连称呼上都变成了“东洋”。谭延闿却不一样,他从来都是对日本保持极高的警惕性,也不高看日本,也不会去轻视日本——不远的未来欧洲势力将会大规模的向本土收缩,而日本便是中国唯一的敌人。

    谭延闿可以不用在乎胶州湾,但绝对不能没有旅顺和威海,那里不仅是北洋水师的老巢,同时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只要稍加改善,便可以建造大型战舰,这些都是对付日本人的资本,他不能丢失。不过朝廷可没有谭延闿这样的心态,也许有些人也如同他一样看到日本在短期内无再战之力,但他们的心态已经大大失衡,甲午一战已经将他们最后一点可怜的胆子也给吓破了。

    “无论是在新建陆军还是在北洋水师重建问题上,朝堂上始终都有不同的声音,当然这些人主要是翁同龢周围的一些人,他们不愿意看到李鸿章走后,北洋的实力依旧保持下去,瓜分北洋才是他们所要做的。孩儿交好荣禄这才使得新建陆军的费用一直没有受到为难,但是自从去年就要开始的重建北洋水师的拨款,到现在也还没有定下来,这与翁同龢的左右活动是分不开的……这次日本军费扩张给了孩儿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只有用日本来刺激朝廷,才可以彻底扫清翁同龢的影响,那八百万两的北洋水师重建费用才可以拨的下来……”谭延闿笑着说到。

    谭钟麟点点头说道:“其实朝廷上对于重建北洋水师还是比较稳固的,翁书平等人不过是一时得势,时间一长他们也是无法阻挡朝廷拨款重建北洋水师的……不过快点总比慢些强,李鸿章操心一辈子的北洋水师,反倒是步军无论在花费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要比水师快得多,造建成了也好免去日本的窥伺……”

    谭延闿站起来走到老头子的身后,为谭钟麟捶背笑着说道:“军费这边的事情,孩儿觉得应该是要差不多了,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西边那位园子也建好了,相对海军军费这边就少了不少侵蚀,只要朝廷的拨款及时,用不了四五年建立一支规模超过日本的舰队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日本国小所出有限,一年的财政收入顶天也就是不到五千多万两的样子,同样是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