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往昔之事在胸怀(第6/8页)  田园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收了的就那么算了吧。”

    “那可不行,不收钱的话,不是白白投入吗?我家是不缺那点钱,估计照这个情形来看,得两年才能把修桥的钱赚回来,到时候再赚的钱一部分用来维护,一部分用来在桥头的地方给安排房屋,让来往的人可以休息。

    我家不指望这个发财,但不能不收,以后修的桥都是如此,如果行了,就是修路,商队通过也要叫过路费。”

    张小宝根本就不在乎李隆基瞪眼睛,这钱必须得收。

    李隆基本以为张小宝马上就会照办,没想到竟然拒绝了,张嘴就要再命令,高力士这个时候说道:“小宝,那总要有原因吧?既然不缺,为何还收。”

    “自然有原因,我家不缺这钱,可并不是代表所有的人都不缺,很多商人其实也想做点好事儿,但这钱投出来,修桥补路,就要年年拿维护的费用,买卖做的好时可以,要是突然做不好了,那自然修的桥和路就逐渐荒废掉了。

    如果像我这样,让过路的人交上一点钱,以后就算是商人没钱了,也能有过路费来维护,何况这钱应该收,坐在桥头两边的,有一个就是在漕渠上摆渡的船夫,他摆渡会收钱,现在有了桥,他就不用摆渡了,到上面坐着收钱,到时候得的钱有他一点,和摆渡差不多。

    没有这座桥,坐船难道就不花钱?花的还更多呢,所有很多的人宁肯绕远也舍不得那点过河钱,我们的便宜啊,尤其是经常来往的,包月才二十文,包年二百文,多便宜。”

    张小宝这是打算把收费进行到底了。

    王鹃也在旁边帮腔“可不是么,光想着做好事儿,到最后让损失的商人无力再去做,那怎么行?我和小宝就准备先把修桥的钱赚回来,等着再赚钱来,继续拿出来修桥修路,集天下行人之财,修天下行人所行之路。”

    李隆基这下不出声了,不再要求张小宝取消收费,而是想着两个人说的话,此时船已经到了桥下,桥上的人早就被人给清空了,万一有人从上面吐口痰落下来怎么办。

    李隆基抬头看看擎着模板的铁索和补漏的绳子,觉得张小宝和王鹃说的也不错,换个商人这样说,会认为他是在狡辩,有商人不在乎钱的吗?

    但张小宝和王鹃说出来,就不让人怀疑,他们真不缺钱啊,每年都要拿出来很大一笔钱来做地方基础建设,要说他们指望着收个过桥费和过路费发家,那根本不可能。

    高力士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被张小宝和王鹃说动心了,是呀,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不长久,一百个商人有一个吗?

    于是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若真的按小宝和鹃鹃所说,以后愿意修桥和修路的人就会更多,何愁我大唐道路不畅通?无数个商人主动去修,估计用不上几年,我大唐就会处处有路,河河搭桥。”

    李隆基点点头,真要是让朝廷出钱修那么多的路和桥,朝廷出不起,就算一时出的起也维护不起。

    觉得差不多想通了,刚要赞成,突然又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对着张小宝和王鹃问道:“那如果是很多的商人只为了赚钱而修路修桥怎么办?百姓的钱财岂不是都让他们赚去了。

    就比如你们这座桥,两年便可回本,想来其他的人也不会在黄河上修桥吧?修不起啊,只能在这样可以修的地方修一修,他们要是在故意抬高价钱又如何?”

    “一会儿我就交税,并且写一个文书,路桥费只要赚到了,就先给当地的官府,但这钱是直接给京城的,地方上不能挪用和扣留,如此一来,就延长了回本的时间,重税,估计需要四年才能回本。

    回本之后同样要继续交税,并且降低来往的费用,在合同中写清楚了,到时候陛下就能够筹集到许多的钱,再用这笔钱来做事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张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