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还有人用小车推着货物,就是走马的时候费劲,因为桥会来回晃荡,是一座铁索桥。
高力士不知道,就把骆宾给找过来,骆宾前段时候去别的地方传过旨意,去了十来天,想是他能知道。
小太监骆宾匆匆地赶过来,抬头一看出现在前面的桥,惊讶地说道:“哎呀,真快呀,我上次路过的时候,还没修好,张王两家的动作果然够快。”
听他这一说,李隆基和高力士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应该是张小宝和王鹃过来的时候见这里来往不方便,就让人修了个桥,确实挺快的,这才一个来月的工夫,一座铁索桥就出来,有钱做事儿就是舒服。
“小宝和鹃鹃的心真好,这座桥修起来得不少钱吧?两岸用什么压的?”李隆基仔细地看了看桥,夸了一句,又问一声。
“回陛下的话,两边用的是水泥,钢条还有鹅卵石做的墩子,这才能吧铁索给抻起来,就是一百个人站在上面也不会断,并且听人说,以后每年多会进行维护,只不过…..只不过……”
骆宾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不该说,眼睛看向高力士。
“你看我干什么?有什么就跟陛下说什么。”高力士一瞪眼睛,心说你这不是陷害我呢么,你有事儿不能说,看我,太气人了。
李隆基没理会这种小事,呵呵一笑,等着骆宾继续说。
“是,陛下,只不过这座桥来往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得花钱,过两次是一文钱,可以有包月的,还可以有包年的,包的时间越长就越便宜,如果没有钱的话,用货物也行,比如一个鸡蛋现在就能过三次,要是鹅蛋的话,最少也能过五次,还有……”
“怎么就要钱了?张小宝和王鹃呢,把他们给朕叫来,他们就缺这点钱?朕给了,鸡蛋竟然也算。”
李隆基一听过桥需要付钱,刚刚高兴地夸着张小宝和王鹃的心情就没了,让人去喊两个人的时候,举起望远镜仔细看,可不是么,桥的两头都坐着一个人,在那里等别人把钱扔到旁边的箱子中,还有几个篓子。
好这个时候有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过桥,没给钱,拿出来一个鸡蛋放在了篓子当中。
“力士,你说这算什么?百姓无非就是来往一下,竟然就收上钱了,他张王两家真的缺这点钱?要是让百姓传扬来开,他们家的名声好要不要了?能拿出来那么多的钱修运河,在剑南道修路,还给帮着铺路的村落提供发展资金,为何非要在京城的漕渠上收人家钱?”
李隆基看着看着,就生气地对高力士说道,怪不得刚才骆宾犹豫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高力士也皱去了眉头,同样想不明白,来往的人多是多,但想要把修桥的钱赚回来得多长时间?一时之间答不出来,憋了下才说道:
“陛下,臣觉得是不是守桥的人背着小宝和鹃鹃收钱?等小宝和鹃鹃过来,问问他们就清楚了。”
“恩,你问,让他们两个说实话。”李隆基眼睛还在看着在桥上过往的行人,怎么想都不舒服。
没用多长时间,张小宝和王鹃就手拉着手晃悠了过来。
“陛下在这里纳凉呢,陛下看看前面那座桥,我和鹃鹃过来时修的,以后会修更多,包括陛下前要去晋阳的河上。”
张小宝指着李隆基看着的桥,悠然地说道。
高力士看看两个人问道:“小宝,你说实话,那桥是不是收钱?”
“是呀,很便宜的,两次才收一文钱,如果只过去一次,会给个凭证,什么时候想过了还能用。”
张小宝点头承认,还给解释了下具体的一文钱怎么分两半花。
李隆基放下望远镜,对着张小宝问道:“你们就缺这点钱?百姓们会如何想?还要不要名声了,马上告诉那边,不准收钱,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