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9章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第2/5页)  大逆转19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此成为新的英雄,从准将晋升少将。在法国稳住阵脚之后,戴高乐就被晋升为中将,任命为北非方面的军事指挥官,指挥北非的所有殖民地部队,并兼任北非朱阿夫兵团司令。

    北非那边到处是荒漠和沙漠,面积又大,没一款合适的车可不行,总不可能让法国大兵去骑骆驼吧。而戴高乐在卢瓦尔河战役就大量征用了民间的汽车进行运兵和物资,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情况下,中国产的几种越野车表现出了强劲的性能,皮实耐操,维护简单方便,什么路都能跑,没路也能跑。特别是其越野性能,竟然不亚于他手下的那一票半履带车,维护性和燃料利用率上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完爆。

    戴高乐也因此成了中国车的粉丝。这次朱阿夫兵团和其他殖民地部队要扩编,就需要大量武器装备,戴高乐不放心,也亲自跑到中国来选货了。

    这款北京汽车新推出的“39o1型”越野型皮卡被他一看就喜欢上了。

    在原时空的2o年代,皮卡这种产品先在美国出现,它在美国是非常实用和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并且深受美国人的热爱,它是美国现代牛仔文化的象征。随着美国皮卡市场的繁荣,皮卡也向世界其他地区延伸。

    当然在本位面就不一样了,这种车型最早是在中国出现,一战前就买到美国和欧洲去了,和原时空一样,深受美国人民喜爱。它在中国的正式名字是叫“客货两用车”,因为名字太冗长,反而没有“皮卡”这个从美国返销来的名字更上口。

    一战前因为中国民间的消费能力不高,这些皮卡都是销往美国和欧洲,到了一战后,在战争中狠狠捞了一票的中国日子就好过了,民间的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的民间消费更是出现了飞跃性上升。这些年来,中国民间的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5ooo万辆以上。

    这款“39o1型”皮卡原本是瞄准了西北、安西和漠北地区的农村需要而设计的,这个时候中国的道路条件得益于持续三十年的基础建设,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毕竟面积这么大,城市和近郊还好,比较偏远的乡下尤其是新领地的乡下的道路条件就比较糟糕了,再加上农民伯伯们也不会细致保养什么的,而且农民买这种车就是要干粗活的,比如有时候要拿它当拖拉机用。

    所以这款车型在设计的时候,最被看重的性能就是可靠性,第二是维护性,第三就是通过能力。为了增强这三项性能,很多其他的性能都为此做出了妥协。这使得这款车型具有极为出色的越野能力,通过能力好到爆,特别能跑烂路。而且极为的皮实耐操,还拥有非常优越的维护性。

    这款车装了一台排气量6升,功率3oo千瓦(4o2马力)大功率v8动机,以及宽面深齿的自调压钢丝子午线耐磨越野轮胎,可以保证它在极为恶劣的路面以8o公里的度飞驰。因为它经常要干粗活,兼职拖拉机什么的,所以拖曳能力也是一流,别说拖个75毫米口径的火炮,就是拖个1o5毫米口径的火炮,也能照样能撒欢的跑。

    文德嗣在得知英法一口气买了上万辆皮卡之后,忍不住囧了一下。好吧,这款皮卡确实很适合北非战场,英法选中这款车也确实很有眼光,但是文德嗣的脑子里就是忍不住的冒出了“皮卡快反应部队”这个词。

    想想吧,一群黑蜀黍,坐在丰田皮卡上面,挥舞着ak47不对,应该是一群法国大兵和英国大兵,站在北京皮卡的车斗里,挥舞着masm1936步枪或李恩菲尔德步枪,高喊着“为了法兰西”或者“为了大英帝国”向德国人动冲锋或者是戴高乐同学站在皮卡的车斗里,慷慨激昂的向一群殖民地士兵表演讲。这个画风好像不怎么对,但是怎么想就怎么带感啊,有没有?

    当然,英法也不是只买了皮卡,他们还买了大量的“热装备”,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