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回 夜探食店见阴谋 京兆街巷有千秋(第2/12页)  谁家杨柳暗飞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汉子,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两人皆是契丹人的装束,最右边坐着那个白天那个接头的边民和另一个西边夷族模样的男人。那个男人一脸严肃,似乎有所不满,后面还站着一个仆从。

    原来,丐帮有一个兄弟在洋州被害了,一路追查下去,跟到了金州,竟发现个惊天阴谋,几个胡族相聚密议,对我大宋图谋不轨。迢青对此也是颇有疑惑,为何这些人不在自己的领地上密谋,而是来到中原呢?

    他们在屋内各聊各的,就好像互相不认识一样。张堂主示意他们不要打草惊蛇,接着等。食店后门外忽然有动静,刷刷刷,迢青三人窜上房顶,趴着不敢动声。

    嘎吱,后门开,溜进来五个黑衣人。待他们进了房门内,柳迢青等人才敢又伏在墙下。黑衣人一进屋内,除了两个番僧,剩下的人皆起身行礼。那个边民冲着两个番僧秃噜了几句,两个番僧也站了起来。五个黑衣人中间那个似乎是领头,他摆了摆手,坐在了中间的座位。脱下黑袍,原来是一位俊气的女子,也不见得有多大。

    边民说到:“李,不,冯公主,几个国家的人都到齐了,我给您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个是西夏的特使拓跋珞王爷,原姓李,也算和您是远房本家了。这两位是北边辽国来的,这是耶律克郡王和他的部属。那两位是来自吐蕃的高僧,桑罗贝和他的弟弟桑罗阔。”

    那女子点了点头,说到:“知道了,诸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原,辛苦了。”开口果然是个清脆的少女声音。

    那个所谓的“拓跋珞王爷”指着那两个番僧,不由分说地怒斥到:“李公主,我国诚心与大唐交好,可这怎么会有吐蕃的人!兀卒刚被他们用奸计害死,又怎么能和他们共谋大计。我们邦泥定人向来有仇必报。我看啊,还是你们谈吧,告辞!”说罢,便要领着仆从离去。

    那个黑衣公主忙拦住,说到:“夏国主遇害的事情我也知晓,此事确实是吐蕃人的错!然而,大家都是相邻之邦,刀兵言欢未免又要误国苦民。别忘了你们皇族还被软禁在东京。这样,待到我大唐复兴之日,我亲自派人护送西夏皇族到达夏州,并令吐蕃的首领给你们道歉赔罪,到时候,不光是定难军,朔方所辖等地也尽归大夏所有。”

    珞王爷气焰消半,重新坐在席位上,喝了两口茶说到:“我邦泥定人世居西域,从来都是龟缩自保,向中原称臣,绝无贪图中原北地之意。世代兀卒仰慕中原风土人情,常拜中原为师。然而,我们邦泥定人有仇必报,也不是好欺负的,知道这点就好。李公主还恕本王爷失礼。对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还需公主帮助,晚些时候我会对公主细细将来。”桑罗贝桑罗阔二人不太懂中原话,似乎也对他们所谈之言也不感兴趣,只道是他们起了争议。

    公主说到:“珞王爷字字珠玑,鞭辟入里,何来失礼失言?至于所求之事,虽不知道是什么,但我必定会鼎力相助。诸位,我大唐中兴就要靠大家帮忙了。诸位都知道,宋赵姓是以兵变开国,所属皆是逆党叛贼,此等不忠之徒,何以统治天下。我大唐天子乃宪宗之后,以光复盛唐为任,承天意,顺民心,只求天下安定,结好四方,从来不轻言刀兵。”

    耶律克郡王点了点头,说到:“是啊,我国历来与大唐交好,与逆宋恩怨甚深。我以为,大唐才是中原之正统。”

    “所以这次我邀请诸位前来,是共商破……”桑罗阔忽然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再说了。

    柳迢青等人见机不妙,又攀上屋顶。桑罗贝拿起桌子上的筷子,向房顶发去,嗖嗖嗖,筷子穿过了屋顶。迢青几个人连忙躲避。

    迢青心想,怕是被发现了,低声到:“快跑!”三人跃下屋顶,向北发足飞奔。两个番僧破门而出,紧追其后。

    奔出几里,两个番僧功力深厚,不仅没拉远,反而是愈发的近。迢青心想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