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旭日高升,万里无云。
云穹起了个大早,于院中石台上打坐了一番,顿觉神清气爽。
韩梦玲所居屋舍忽然打开,几天未有见人的女子终于出现,为院中添了一摸色彩。
云穹向韩梦玲打了个招呼,她点了点头,算是回应,而此时,筱堂亦从屋中踱步而出。
他见两人气色甚佳,朗声一笑:“二位,这几日于我别院中居住,可还满意?”
“这里本就清静,景色亦是怡人,侄儿甚是满意。”
筱堂听云穹如此说,微笑道:“如此便好,韩姑娘,这几日,你连门都未出,可让我有些担心。”
“调整状态罢了,先生莫忧,如今我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云穹听韩梦玲如此说,也向筱堂点了点头。
筱堂先生向两人道:“好叫二位知晓,我那好友城主安陆铭传来消息,他那里来了一位道人,似乎修为不凡。不过我并未见过此人,不知其根底,正好两位要去他那里一趟,不妨见上一见,或许能合作一番,共入地窟。”
两人还没有回答,只见别院门口来了几人,原来是那门守老人,领了几位陌生男子。
老人与几个青年男子守在院外,唯有当中一位中年男子进得院来,此人两鬓微白,颇有名家风范。
筱堂先生见了此人,上前躬身行了一礼,继而起身道:“城主大人驾临,请赎筱堂不能远迎啊!”话语之中竟是有些俏皮。
原来此人便是博云城主,素有博云狮虎之称的安陆铭了。
那安陆铭见筱堂如此,开口笑骂道:“你这家伙还是这么不正经,还不快与我引荐这二位?小心我下令让你禁茶三月。”
筱堂先生哈哈一笑道:“哎哎哎,那可使不得,那会要了我的老命的。来来来,屋外说话怎是待客之道?咱们进屋再说。”
让门守带着几个年轻护卫下去休息,筱堂引着众人进了主厅,大伙相互认识了一番,便不再废言,直奔主题。
只听韩梦玲问道:“安城主,那处地窟现下如何?”
安陆铭放下刚刚举起的茶杯,脸上颇有忧色:“那处地窟还算稳定,只是这几日,城中昏迷之人又多了数十人,情况不容乐观。”
“又多了数十人?”云穹双目一凝,“安伯伯,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我与韩姑娘便去那处地窟外围查探一番,也好为正式进入之时做个准备。”
一旁的筱堂道:“如此甚好,只是那道人”他望了望安陆铭,脸含询问之意。
安陆铭却是双目一亮,转头向筱堂道:“贤弟莫忧。”他正过身子,微笑道:“当真英雄所见略同,两位竟与那道家高人不谋而合,他已先行动身,前往地窟入口处打探去了,咱们即刻出发,正可与其见上一面,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三人拜别筱堂先生,在几个乔装护卫的保护之下,一路直奔洞窟而去。
这无名地窟位于博云东北,城外约六里处,城主安陆铭早已于此处通行道路上设了路障,并安排官兵于附近看守,以防洞窟有变。
众人快马加鞭,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处山丘之前,前方有十数军士驻扎于此,一位头领模样的人上得前来,行了个军礼:“校尉王毅,见过城主。”
“免礼,王校尉辛苦了,那地窟情况如何?”安陆铭下了马来,望了望三十丈外的洞窟问道。
王毅一脸严肃:“启禀城主,这几日情况尚算平稳,只是每夜子时,那洞窟之中隐隐约约间有异啸传出。”
安陆铭皱了皱眉头:“嗯,我知道了。众将士都还好吧!”
王毅见城主关怀,心中感动,却不敢怠慢,急忙回道:“城主宽心,多亏筱堂先生的那些竹子,大家一切安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