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4 章(第1/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官邸蒋经国住处。由此看来,

    在蒋经国执政后期,他们母子关系还是和睦的。

    为了安抚反对"革新"的元老重臣,宋美龄陆续召开台湾当局党政高层人士,

    听取他们对政局变化的意见。此后,还特别召见了台军方人士"参谋总长"郝柏村

    及陆海空三个军种的"总司令"。宋美龄分别对其予以嘉勉,无形中肯定军方的作

    用,以便赢得军方对蒋经国"政治改革"的支持。

    宋美龄的这些活动,对于调节guó mín dǎng当局领导层的关系,巩固蒋经国的地位,

    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蒋经国这种特殊的母子关系,导致他们在权力上的龌龋纷争,有人说,蒋

    经国一直对宋美龄夺去其生母的地位而耿耿于怀,始终对宋不能原谅,这恐怕无从

    考证了。但无论怎样,在蒋氏政权内,他们既唇齿相依,又勾心斗角,才能保持各

    自的利益,保证家族的延续发展。

    3.贤良慈孝

    在蒋氏家族中,如果说来美龄是个"洋化的华人"的话,那么,蒋方良倒是

    "华化的洋人"。

    蒋方良原名芬娜,出身于俄罗斯一个贫寒的家庭,与蒋经国结婚后于1937年来

    到中国。

    当蒋经国领着芬娜来到蒋介石面前拜见他时,蒋介石上下打量着儿媳,见她低

    眉顺眼,很懂些中国礼数,心中的疑虑渐渐化解了。相处两三个月后,他发现这个

    俄罗斯儿媳个xìng温柔顺逊,处处体贴、关怀着自己的丈夫、孩子,孝敬公婆,有着

    天然的中国贤妻良母的德xìng。蒋介石从内心接受了她,并给她起名为"万良",意

    为"端正"、"贤良",冠以夫姓,名日"蒋方良"。

    蒋方良初到中国,语言不通,文字不识,信仰不同,饮食不惯。不过,再大的

    困难也难不倒品xìng坚忍,吃苦耐劳的俄罗斯女xìng,何况蒋方良还有与生俱来的聪明、

    干练。一年之后,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蒋方良很快学会了中国话,能非常流畅地

    与人jiāo流,并喜欢上了复杂而且有味的中国烹调技术。在蒋经国出任赣南专员期间,

    蒋方良除服侍婆婆外,闲暇之余,开始学习绘画、书法,山水画和颜体字的水平不

    断长进。蒋介石闻此,颇为满意,想不到一个生活在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近20年的

    异邦女xìng如此迅速地被中国文化同化了。

    蒋方良是位大度、质朴、善良的女xìng,尽管贵为"太子太妃",但始终保持着

    平民的品质,从不过问男人们整日奔波的天下大事,以家庭主fù的位置自处,对蒋

    经国更是百依百顺,纵使蒋经国在赣南"红杏出墙"时,她也只是到自己的"婆婆"

    宋美龄面前哭诉一番,寻求点安慰,并没有与蒋经国大吵大闹,相反,事后更加关

    怀丈夫,这使蒋经国大为感动,也让蒋介石心中佩服。

    蒋方良随蒋经国来台湾之后,尽管蒋经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她依然保持着自

    己的质朴,丝毫没有"夫唱fù随"、"夫贵妻荣"的感觉。她远离自己的祖国,在

    台湾无依无靠,对政治不怀半点非分之想,因此在复杂的台北政治圈中,甚至在

    "第一家庭"的政治活动中,纯属异数。当初,有些官太太们不知道蒋经国的个xìng

    和蒋方良对蒋经国的影响,想方设法讨好、巴结蒋方良,幻想着她的"枕边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