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刚至之兵,则诱而取 之; 忌之乒,则薄其前,噪其旁,深沟高垒而难其粮;重柔之兵,则噪而 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 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 粮。三举而恭,军失其事。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入境 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 诈。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 [译文] 军队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威武强大,第二种是高傲骄横,第三种是刚 愎自用,第四种是贪婪猜忌,第五种是优柔寡断。对付威武强大的军队要故 意示弱,装出屈服的样子而等待时机;对付高傲骄横的军队,可以装出恭敬 的样子而假以时日;对付刚愎自用的军队,可以用诱敌计而战胜;对付贪婪 猜忌的军队,可以成逼其前锋,同时在其侧翼虚张声势加以骚扰,再用深沟 高垒使其难于运粮补给:对付优柔寡断的军队,可以虚张声势施以恐吓,用 小股部队作些试探xìng的攻击,如果敌军出动就加以攻击,如果敌军不出战就 逼其后退。 军队有五种表示谦恭的情况,也有五种表现凶暴的情况。表示谦恭是哪 五种情况呢?第一是在进入对方国境立即表示谦恭,军队就会失去其正常的 状态;第二次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会无从得到粮食补给;第三次 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会失利;第四次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 队就要挨饿了;第五次进攻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无法完成任务了。表现 凶暴又会是哪五种情况呢?一进入对方国境就表现凶暴,该国人定会把你当 做外来客;第二次行动表现凶暴,就会引起该国哗然纷乱;第三次行动表现 凶暴,就会引起该国百姓恐惧;第四次行动表现凶暴,你的士兵在该国就只 能得到欺诈了;第五次行动再表现凶暴,你的军队就将大受损耗了。所以说, 谦恭和凶暴要视情况jiāo替使用。[解析] 这篇文章讲述对待敌国的态度,但两部分各有侧重。第一部分讲述两军 对垒时,对待不同敌军的相应态度和办法。孙膑把敌军分为五种类型:即威 武强大、高傲骄横、刚愎自用、贪婪猜忌、优柔寡断。从孙膑所说特点来看, 这里所说的军队,实际是指统兵将领的特点。文章的重点不在于给敌军分类, 而在于论述对付这五种敌军的办法。孙膑述说的这些办法针对xìng很强,述说 得很具体。 我们可以分析几个实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孙膑这些论述的价值。 《曹刿论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较为弱小的鲁国战 胜当时最强大的齐国的故事。战事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齐国大军侵入鲁国, 鲁国兵少国弱,不能立即和强大的齐军正面对抗,便采取了暂时避开敌军锋 锐,保存实力,待机反攻的策略。一退再退之后,鲁军选定长勺作为决战地 点。 两军在长勺摆开阵势,齐军首先发动猛攻,战鼓声震天动地,众齐军呐 喊冲锋,气势很盛。鲁庄公见状,很怕鲁军抵挡不住,便要下令反击。辅佐
鲁庄公的谋士曹刿连忙阻止。 “等一等,现在敌军气势正盛,不能反击。我 军现在反击,正合敌军之意,jiāo锋对我军不利。不如先避过敌军锋锐,消磨 他们的锐气。”正说之间,齐军眼看就要攻入鲁军阵地,鲁军突然万箭齐发, 遏制了齐军的攻势。过了一会儿齐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冲锋,鲁军仍是坚守不 出。齐军一连发动了三次冲锋,鲁军都是坚守不动。齐军将士三次冲锋没有 奏效,便松懈而且疲劳了,失去了起初那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曹刿见齐军锐气消失,将士疲惫,便请鲁庄公下令擂鼓进军,反击齐军。 鲁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