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风停,怎么样?”周瑜听了,一下子就站起来了,什 么病也没有了。跟着就传令按诸葛亮的吩咐建坛,准备人员和用品。
到了诸葛亮说好的时间,果然刮起了猛烈的东南风。周瑜又是大惊,一 面派出各路军兵去火烧曹营,一面派丁奉、徐盛两员大将,各带一百人马, 从水旱两路赶到七星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捉住诸葛亮立即砍头,享首级 来请功。二将奉命急忙赶去,可是诸葛亮早已上了赵子龙的船。原来,诸葛 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早已吩咐赵子龙在指定的时间带船队来接应。 徐盛见状,拉起满帆急追,还想把诸葛亮截回去。只听赵子龙大声说: “我 是常山赵子龙!奉命来接军师。你们为什么来追赶我们?我本想一箭shè死你, 但是,那会伤了两家的和气。现在,让你知道我的手段!”说完,一箭shè断 了徐盛船上的篷索。徐盛的船篷落下,船体打横。赵子龙下令升起满帆,乘 顺风如飞而去。徐盛、丁奉再也追赶不 得了诸葛亮的东南风之助,周瑜一场大火,把曹cāo烧得大败而逃,差点 连xìng命都不保。曹cāo在逃跑途中,还遭到诸葛亮的三支伏兵截击,最后靠苦 苦哀求,才逃得一命。 总之, “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两件事,不难看出,诸葛亮正是孙膑 所推崇的 “有功于未战之前”的“知道之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都能 正确而且准确地预测,事先做出神妙的部署,因而事事主动,稳cāo胜券。相 比之下,周瑜在政治和军事大局上不识大体,处处搞小动作;在具体用兵上 又不晓天文,以至为欠东风而一筹莫展。曹cāo则既不能把握形势,在大冬天 用兵征南,犯了许多兵家大忌,注定要失败;在具体用兵上又片面主观,不 晓当地气象的特殊规律,结果败得极惨。
善 者 [原文] 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故沟深 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 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 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 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 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者四路必彻, 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然而处], □□于敌之人。 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干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 默然而处,军不免于患。 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 薄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侍其饥也,安处以侍其劳也,正静以侍其动也。 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 [译文] 善于用兵的将领,面对兵力多而强的敌军时,能使得敌 军兵力分散而不能相互支援,遭到攻击时仍不能互通消息,彼此不知情 况。所以说,壕沟很深、壁垒很高的阵地算不得坚固,战车坚固、兵器锐利 算不上成不可挡,士兵勇猛善战也算不上强大。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善于 审视地形险阻而加以利用,能够指挥全军将士进退自如,敌军兵多时能使其 变少,敌军军粮充足时能让其挨饿受饥,敌军稳守不动时能使敌军疲劳,能 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能使全军同心协力的敌军不和。 所以说,用兵有四路五动,前进是一条路,后退是一条路,向左是一条 路,向右也是一条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按兵不 动同样也是动。善于用乓的将领做到四路通达,五动巧妙。因此,当自己的 军队前进时会让敌军不能阻挡,后退时不会让敌军切断后路,向左向右不会 受敌军阻拦,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