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一厢情愿,所以 军情发展总是出乎他们意外,而又不能临敌应变,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章 邯只知自己兵多将广,以为自己九路大军万无一失,就是没想到项羽 “破釜 沉舟”,带领敢死军兵那么猛烈地杀来,结果是诱敌不成,反而一败涂地。 高延寿只知自己兵多,不知唐军将勇势强,轻易就上了诱敌计。袁绍只想着 报仇雪耻,轻易出动全军,毫无其他防御措施,结果连连挨打,差点丢了老 命。从这三个战例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孙膑述说的战术原 理和运用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在实战中,却要按照当时的情况,灵活 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确为至理名言。
略 甲 [原文] 略甲之法,敌之人方阵□□无□…… ……yù击之,其势不可,夫若此者,下之…………以国章,yù战若狂, 夫昔此者,少阵…………反,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篡卒因之,必将…… ……篡卒因之,必…… (以下为散简) ……左右旁伐以相趋,此谓 钩击。 ……之气不藏于心,三军之众□循之知不…………将分□军以修□□□ □寡而民…………威□□其难将之□也。分其众,乱其…………阵不厉,故 列不…… ……远揄之,敌倦以远…… ……治,孤其将,dàng其心,击…… ……其将勇,其卒众…… ……彼大众将之…… ……卒之道…… [译文] (这篇简文残缺太多,已没有一段完整的内容,无法译出完整的句段, 只好译出几个片断的句子。可略知本文内容之一二。) 用兵的谋略在于,当敌军列出方阵时,…… ……想要攻击敌军,而敌军的兵势又不可战胜时,在这种形势下,…… ……求战的心情像是发疯一般,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让大队士兵尾随,选出精兵沿途袭扰,…… ……从左右两边相向攻击,这就叫做 钩击。 ……使其将领孤立,军心动摇,…… [解析] 仅从这些残缺简文中,我们就可看出这篇文章依然是论述临敌战术的。 孙膑讲述了在临敌用兵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敌军和双方的情势,恰当地运用 相应战术,从而克敌制胜。全文和前面两篇讲战术运用的文章主旨是相通的, 即统兵将领要有谋略,要用头脑打仗,因时、因地、因势用兵。这些基本的 军事思想,孙膑在许多篇文章中都涉及到,可见他对此的重视,应引起重视。 至于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恕我无法作更多分析。
客主人分 [原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倍主人半,然可 敌也。 负……定者也。客者,后定者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夫客犯隘逾险而 至,夫犯隘……退则刎颈,进不敢拒敌,其故何也?势不便,地不利也。势 便地利则民自……自退。所谓善者战,便势利地者也。 带甲数十万,民有余粮弗得食也,有余……居兵多而用兵少也,居者有 余而用者不足。 带甲数十万,千千而出,千千而□之……万万以遗我。所谓善战者,善 翦断之,如□会者也。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而有余。不能 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 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 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未居败也]。以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敌人众,能 使之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 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