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3/4页)  白话孙膑兵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 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 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 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 诲锋有后,皆侍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 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 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 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      [译文]      孙膑说: “智谋不足的人统兵,只不过是自傲。勇气不足的人统兵,只 能自己为自己宽心。不懂兵法,又没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人统兵,那就只能靠 侥幸了。若要保证一个万乘大国的安宁,扩大万乘大国的统辖范围,保全万 乘大国百姓的生命安全,那就只能依靠懂得用兵规律的人了。所谓懂得用兵 规律的人,那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国内深得民心。对外要熟知敌情, 布阵要懂得八种兵阵的要领,预见到必胜而出战,没有胜利的把握则避免出 战。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足当重任的将领。”      孙膑说: “用八种兵阵作战的将领,要善于利用地形条件,选用合适的 阵势。布阵时要把兵分为三部分,每阵要有先锋,先锋之后要有后续兵力, 所有军兵都要等待将令才能行动。用三分之一的兵力出击,用三分之二的兵 力守卫。用三分之一的兵力攻破故阵,用三分之二的兵力完成歼敌任务。敌 军兵力弱而且阵势混乱时,就先进精兵去攻击敌军。敌军强大而且阵势严谨 时,就先用一些弱兵去诱敌。用战车和骑兵出战时,把兵力分为三部分,一 部分在右侧,一部分在左侧,一部分断后。地势平坦的地方用战车,地势险 阻的地方则多用骑兵,地势狭窄险要的地方多用弓弩手。但无论在险阻还是 平坦的地方,都必须先弄清楚,哪里是生地,哪里是险地,要占据生地,把 敌军置之死地而后消灭。”      [解析]      这篇文章虽然题目是 “八阵”,但并不是具体讲述八种兵阵的布阵方法 和具体运用的,而是从宏观上论述用兵的基本规律,着重于对将领的要求和 使用阵法的基本原则。      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论述对统兵将领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 则论述使用阵法的基本原则,而从全文的主旨来看,还是着重于论述统兵作 战的将领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军事素养。      本文从 “智、勇、道”三个方面论述统兵作战的将领应该而且必须具备 的素养。文章从反正两方面,以对比的方法,先说明“智不足”、“勇不足”、  “不知道”三者的后果,接着又以排比的句式,突出强调为保证大国的安全 和发展,必须而且唯有知 “道”才行。在此基础上,再把“知道”归结为七 项具体内容: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 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最后强调说明,只有懂得这七项的将领 才是足以担当重任,能保国安民的 “王者之将”!

    “智”和“勇”,是统兵将领必不可少的军事素养,可说尽人皆知,但 很少有带兵将领敢于承认自己 “智”或“勇”不足。可以说,古今中外真正 足智而又勇敢的将领并不多,而智勇双全,又精通用兵之道的将领、统帅就 更加难得了。我们可以看两个实例。      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之后,便想平定陇西,以解除后顾之忧。当时, 占据陇西的薛举也已称帝,且有数十万军兵,实力很强。他有一个儿子名叫 仁杲,善于骑马shè箭,武艺高强。他有个绰号,叫做 “万人敌”,据说有万 夫莫挡之勇,在陇西从无敌手,只是在李世民进军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