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节 肯为雨立求秦优(六)(第1/2页)  回头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后的一连两天,这六人都忙了个脚底板朝天。到了第三天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岳麓书院中也仍是显得静谧了一些。除了远处的飞鸟扔下几声啾啾的鸟鸣外,偶尔也会有一些稀寥的读书声传出,但大多数的人仍然还沉睡在昨晚的睡梦中。突然,一间屋舍的门被人急急的推开,紧接着一个人奔了出来。他在奔跑的过程中,衣服的系带并没有完全系紧,显得松松跨跨,甚至还有点坦胸露怀,但奔跑者并不甚在意,反而继续加快了奔跑的速度,任凭带动起来的风呼呼的灌过自己的胸膛。“李老弟,不、不好意思,又、又让你等我了!”在一口气奔到了一处院墙下时,他大喊了一声,才终于停下脚上学,伸出一支胳膊扶着院墙大口的喘着粗气。此时院墙下早已侯着一个少年,他瞅了瞅来人漏出来的胸膛,好心的上前帮他把衣服整理好,轻声说道:“怎么衣服穿成这样,当心别着凉。”“嗨!没事!”来人大大咧咧的一挥手,“难怪子烨老说你像个老妈子,果然比我家中的奶妈还要罗嗦哩。”早来的那个少年腼腆的一笑,轻轻的说道:“天开始凉了。”跑来那人擦了擦脑门上的一层小细汗,慢慢的喘息完,才嘟囔道:“还是很热的嘛,也就是大早上时会凉一会儿。”早来的少年伸手把旁边一株树叶上的细小露珠抹掉,叹息道:“今天是‘白露’啊!”跑来的少年一愣:“这么快,已经到‘白露’了?”“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这时,盛夏便基本过去,天气开始像秋凉转变了。早到的少年微微一笑:“晋夫兄,你们这些有钱人家出来的少爷,对这些气节决是不太在意的。在我的家乡,每年一到‘白露’时,就应该收枣子和收割早秋地里的庄稼了。”“好了,知道你李老弟熟于嫁樯,不过这些枣子庄嫁的事儿还是以后再说吧,我们今天早上的活儿就一大堆哩。”原来,这两个人正是宋君鸿在书院新结识的几位好友:方邵和李孟春。听到方邵说起需干的活儿,李孟春便把放在地上的一大卷纸摊开,厚厚的一大摞,就算没有一百也有好几十张,旁边还摆着一个盛满了糨糊的小桶和一柄小猪鬃毛扎就的刷子。方邵过去提起一张纸,皱了皱眉,嘟囔道:“你怎么又写了这么多?”每张纸上:就你这榆树脑袋,倒也真像是一块傻不愣等的砖头。”李孟春嘿嘿傻笑着把脸上的浆糊抹掉,也不去与方邵争辩。。这让方邵大感无趣,因为要是这时柳丛楠在这里,两个人说不定已经疯打起来了。而李孟春那张怎么瞅都过于忠厚老实的脸,让他实在是不忍心去继续“欺负”。“不过,你觉没觉得子烨这话很有意思?”方邵突然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问道。“嗯?”李孟春有点不大明白方邵话里所指。“我的意思是说:子烨那句话你以前有听人说过吗?而且……在这里面说的那个‘革命’又是个什么意思呢?”方邵疑惑的问道。李孟春一愣,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方面上来。这或许便是二人性格的差异之处了。李孟春为人善良厚道,所以即便是遇到了一时不明白的事,他也都尽量把人的初衷往好里面去想,然后心里就踏实了,也就不会再愿意太去深究了。而方邵虽然是个直肠子的人,但直肠子不代表粗心或蠢笨,实际上方邵是个很细心也做事大胆和爱动脑子的人,要不然也不至于会和柳丛楠这类调皮学生中的代表厮混到了一处。他只是在心里藏不大住话而已。有疑点他一定会去想,想不明白时又多半会直截了当的问出来。其实老师们都明白,凡事提问个不休的人,大多是聪明的学生,只是城府够不够深那就是另说的事了。至少眼前宋君鸿的那句话,和那个“革命”的用词,让方邵为之大感兴趣。“我也是头回听子烨这么说。”李孟春挠了挠头:“不过既然扯到了砖石,我想也没准是某种盖房子时用的术语吧?”“盖房子?”方邵点了点头,但随即又隐约觉得不大像。他砸巴着嘴琢磨起来:革命革命,光这个个词儿就生疏的紧,几乎从没听人这么用过。那么他宋子烨是信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