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三十八章 战云密布(第2/3页)  血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在日军方面,也是震动非小。

    青岛,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独立警备第十二旅团旅团长龙本一磨在总部内不断背着手来回不停的走着。

    龙本一磨来到中国已经很多年了,因军功不断升迁,直至旅团长的职位,日军的旅团长是一个很微妙的职位,如果军部和大本营内没有足够的人脉,或是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再想晋升将是极难的。

    龙本一磨不甘心于做一个旅团长,他早已瞄上了五十九师团师团长的宝座。

    不过,龙本一磨在军部和大本营并没有什么人脉,所以,只有凭借军功方能有所成就,因此,龙本一磨踌躇满志,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面对着胶东地区的现实,龙本一磨却有些无力回天的味道。

    此时的日本,从国力上来说,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日军的生活过的很困难,很多人吃抢来的麦粒,春天靠掘野菜吃来生活。

    特别是前线的野战部队,后勤常常跟不上,地里的青麦、青禾、青豆,和青蛙、蛇,是他们最好的食物。

    相比较而言,后方守备军可以就地征粮,所以生活的比前线的野战部队滋润了不少,但就算如此,日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主要就是抗粮,一块地方,八路军、国民革命军和日伪军同时抢粮,能到手里的就屈指可数了。

    日军控制的报纸《新民报》曾说过:北京“米粮价格之增涨与日俱进,市民莫不叫苦,”天津“以面粉杂粮等华人主要食粮价格日见昂腾,实予日常生活上一大威胁,而渐化为重大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来源问题,日军就将伪币贬值,如此榨取老百姓的利益,然而,随着伪币的贬值,物价如脱缰之马。日伪统治区的经济已是面临崩溃。

    八路军控制的报纸曾经说过:“虽说已到了冬天,但是很多敌人还未穿上棉衣,在北方,过冬没有棉衣穿,简直是不可想像的,能活下了实属幸运。

    日军的生活水准也是直线下降,每日三餐吃的是杂米饭(即少许大米拌上高粱),而且每人只限吃一碗。

    日军吃不饱,只好出来抢老百姓的食物,有的甚至因为分脏不均而打了起来。

    老兵的活水准稍好一点儿,4人一小碟,新兵只能6人一小碟,每人吃不到三口便光了,肉类除了抢老百姓的羊牛鸡外,一个月不见荤是常事,鞋子破了便抢着和做工的民夫换,烟卷早就不吸了,只有抢民夫们的旱烟过过瘾。

    日军甚至到了晚上,连煤油灯都点不起,只能用大麻子油来凑数。而日本国内,则要求驻华日军不仅要做到经费自给,“以战养战”,还要更多地掠夺中国的物产、人力、变占领区为“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

    处于这种大势之下,龙本一磨想要有一番作为也就比较困难了,整个胶东地区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已处于八路军的掌控之下,而日伪军所能控制的,只有一些主要的城镇,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扔给八路军了。

    本来,龙本一磨想着,如何组织一次反攻,打击一下八路军的气焰,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八路军先给他来了当头一记棒喝。

    黑虎山的唐少东一营打下了安庄的骑兵营,安庄一失,天龙镇就处在了八路军的直接攻击之下,虽说有另外两个据点的伪军可以增援,但是,日本人对伪军一向是不太信任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伪军,其真实战斗力,是很低下的,依靠着他们,是很难守得住现有的据点儿的。

    如果天龙镇一失,那么牟平县城,恐怕也就守不住了,可是偏偏龙本一磨手头儿并没有什么可以增援的部队,只能眼看着黑虎山方向的战局一天天恶化而毫无办法。

    必须组织一次扫荡,荡平黑虎山,只有消除黑虎山的威胁,重振皇军的士气,龙本一磨的部队才能占据险要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