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节(第1/2页)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益州风云

    当初刘焉领益州牧,要留子在朝庭为质,刘焉遂将其三个儿子留在了京都,而独独带了最像自己的儿子刘瑁,并对其器重有加,显然想将来由其继承自己之位。后来刘表上表言刘焉有谋反之意,朝廷因刘璋温顺仁慈,遂派其往益州劝言,自此刘璋便留在了益州。而当时,正值李催c郭汜当权,刘焉的另外两个儿子却与马腾勾结,被李催所杀。

    自己的两个亲哥哥与马腾勾结,刘璋岂能不知?但他深知此举过于行险,故而显露出温顺的一面,方才避过此难而这些,又怎么能瞒得过这神兽朝风的双眼?

    刘焉临死之时,曾将刘瑁与刘璋叫至床前,先问刘瑁道:

    “瑁儿,若你做了益州牧,你当若何?”

    刘瑁闻言慷慨道:

    “儿必先伐西川张鲁,携两川之威,完父亲未完之大业。”

    刘焉面色不变,点了点头,又问刘璋:

    “季玉,若你为益州牧,你当若何?”

    刘璋深施一礼道:

    “父亲,如今大哥二哥俱不在,三哥尚在,玉季不敢有此越礼之想。”

    刘瑁笑着点了点头,刘焉却道:

    “此为我刘家家事,与礼数无关,但说无妨。”

    刘璋略思片刻道:

    “依儿之见,张鲁只是芥癣之疾,益州之危在于赵韪。”

    刘瑁不由得看向刘璋,狐疑非常。他自是看不清楚,赵韪明明是支持刘璋为益州牧的,却不知刘璋为何有此一说。

    赵韪这个人不简单,当年本在朝庭为官,后刘焉去益州,赵韪却辞官与刘焉一同去益州。后又随刘焉稳固益州,经历无数杀戮,成为当时益州本土的实力派人物。

    这赵韪原是巴蜀人,亦非凡物,当年盘古开天之时曾留一柄斧子在巴蜀之地,而此斧后来化成山石隐于巴蜀之地,赵韪则是其斧中精气所化,身为盘古开天斧精气所化,自认高人一等,天地均是其所开,自欲俯视天下。赵韪原在巴西为太仓令(此巴西为中国古时西蜀之地的一地名,非今日之巴西国),为刘焉旧部,闻刘焉欲去益州,心念一动,他知刘焉是世之神兽嘲风,为龙之子。此时天下大乱,当有一较天下之能,而自己若随刘焉入蜀,或可成为开国重臣,前途自无限量,遂辞官随刘焉入蜀。

    赵韪身为盘古斧之精气,自是不凡,数年间便成为了益州的实力派人物。在其眼中,所畏者唯有刘焉一人,刘焉若死,赵韪必将坐拥益州。

    刘焉闻言点了点头对刘瑁道:

    “瑁儿,我与璋儿有话要谈,你先出去。”

    刘瑁心中狐疑,但不敢违逆,只得遵命,退了出去。刘焉这才将目光落在刘璋身上,重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看上去极为谦卑的儿子。刘璋忙低下头,刘焉方才叹道:

    “你早知范儿c诞儿会死,对吗?”

    刘璋闻言忙跪在地上两眼垂泪道:

    “孩儿曾苦劝大哥二哥此时与马家合作太过危险,但大哥二哥不听儿言,儿实无他策,只得保全自己。”

    刘焉点头道:

    “起来吧,成大事者,当不居小节。为父问你,若你为益州牧,你打算如何做?”

    刘璋忙站起来,抬起低下的头,原本胆弱的目光突然间变得光亮非常,直视刘焉不卑不亢。不由得让刘焉产生错觉,这是那个温顺怯懦的刘璋吗?

    刘璋此时知道,眼前是一个机会,以他的性情哪肯放过,沉声道:

    “儿亦会发兵张鲁。”

    刘焉眼珠微转道:

    “派谁?”

    刘璋斩钉截铁道:

    “庞羲!”

    刘焉最是清楚,此人乃一金钱豹所化,修行日久,可惜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