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地趁上菜的机会听到在驿站下榻的朝廷吏员们谈论起买书、藏书的事,因而对隋朝时书卷的市场行情有所了解。
他在为张家选购书卷时,并不十分注重寻购孤本、古本等价高难得的书卷,而是有意挑选些近代名家的抄本买入,譬如,在当时建康坟典行中比较常见的江淹、沈约等江南名士的著述。这些书卷的要价通常仅为两汉及以前流传下来书卷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在杨凌眼中,却极具升值空间。
经过近一个月的淘换,杨凌最终用张伯和投放在他这儿的一万贯“开皇五株”为张宣购买了包括四书五经、近人著述、高僧所抄佛经在内的各类书籍共约一千多卷,尽数暂时存放在三郎的住处。
三郎这些日子也没闲着。她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说服唐介休捐献了一百段绢帛给灵谷寺,在灵谷寺中修建起一座三层的藏书楼,专门用于存放唐介休在江南各地淘购到的书卷。
“我打算把你为张家换购来的这些书卷也移到灵谷寺中的藏书楼上存放。那个地方唐介休每月也不一定去上一回,又有毛球等一伙兄弟在附近照应着,将张家公子安置在那里,是再好不过了。”三郎很有些在帮助张家这件事上不甘落在杨凌后面的架势,在杨凌离开建康,返回广州之前,告诉了他自己的打算。
“姐姐,乌先生还在广州等着你的回信呢,这次我回去该怎样答复他?”杨凌心里仍对唐介休怀有戒心,不愿三郎和他走得太近,因此有意在二人分别之际向她提到了乌有德。
“你可以告诉乌先生,原由广陵张家来做的江南丝绸的生意,如今大半已由唐先生的‘升字号商行’接手了,如果乌先生有兴趣,不妨来建康当面唐先生谈谈今后合作的事。”三郎明知杨凌希望从自己嘴里听到的是什么样的答复,却故意只字不提,所答非所问地说道。
杨凌先是一怔,及至听三郎说到邀乌有德亲赴建康来与唐介休洽谈生意,才隐约明白了三郎真实的想法,不禁抿嘴一乐,冲三郎说道:“姐姐放心,我包管不出半月,乌先生定会站在你面前。”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